2025年8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已走过整整十一个年头。自2014年10月那场旨在消除双轨制鸿沟的重大改革启动,并历经十年过渡期至2024年10月正式完成制度统一后,社会各界曾普遍期待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待遇能逐步趋同。
然而现实数据显示,当前全国体制内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仍维持在接近7000元的水平,而体制外退休人员则普遍不足4000元。这一显著差异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何制度并轨后,养老金差距未见明显缩小?其深层次原因究竟何在?
第一、缴费连续性:体制内的天然优势
缴费年限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这一点上,体制内单位展现出难以比拟的稳定性。以一位201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机关单位的职工为例,其职业生涯通常稳定延续至退休。这意味着从入职之初到法定退休年龄,其养老保险的缴纳几乎不会中断,累计缴费年限往往能完整覆盖整个40年工龄。
反观体制外,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其职业路径往往充满变数。经济周期波动、行业变迁、企业经营风险乃至个人职业转换,都可能导致养老保险缴费出现中断。
即便拥有30年工龄,实际缴费年限可能因多次断缴而大打折扣。这种缴费的连续性差异,直接转化为养老金积累的差距——多缴十年不仅意味着个人账户多积累十年,更影响着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
第二、缴费基数真实性:被低估的体制外贡献
缴费基数决定了每月流入养老保险基金池的金额。然而在缴费基数执行层面,体制内外存在显著差异。
体制内单位通常严格执行社保政策,以职工实际税前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真实反映其收入水平。这类基数往往达到或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00%,部分高薪岗位甚至达到200%。这意味着每月流入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的金额更为丰厚。
而在不少体制外单位,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普遍采用当地最低缴费基数(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为员工参保。即使员工实际月收入达到1.2万元,企业可能仅按7000余元的最低基数缴费。这种“名义参保、低基缴纳”的现象,导致员工实际缴费额大幅缩水。经测算,按实际收入足额缴费与按最低基数缴费相比,每月养老保险缴费额差距可达2至4倍,这种日积月累的差距最终必然反映在养老金待遇上。
第三、补充养老保障:体制内的“第二支柱”
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补充养老保险的覆盖差异是拉大待遇鸿沟的关键因素。体制内单位普遍建立了强制性职业年金制度:由单位缴纳职工缴费基数的8%,个人承担4%,合计达基数的12%。这笔长期积累的资金,在退休时可按月领取,相当于在基本养老金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份稳定收入。
反观体制外,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极其有限。除少数大型国企和优质民企外,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并未建立年金计划。这意味着体制外职工退休后,基本只能依靠单一的基本养老金,缺少了职业年金这一重要的“第二支柱”支撑。
足额缴纳职业年金40年,可额外增加约50%的养老金替代率。这一制度性差异,成为体制内外养老金难以弥合的重要推手。
透过现象看本质:差距根源并非“历史欠账”
针对养老金差距,有观点将其归咎于体制内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但深入分析表明,这并非当前差距的主因。以上海某2025年新入职的机关单位人员为例,其职业生涯完全处于并轨后的新制度下,不存在任何历史工龄认定问题。若其持续工作40年,按当前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个人月均缴费基数13000元测算:
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积累约49.92万元,月领约3591元;基础养老金因40年足额高基数缴费,可达5061元。
职业年金: 40年积累约74.88万元,月领约5387元。
合计养老金: 约14000元/月。
这一案例清晰印证:即使完全排除“视同缴费”因素,在足额缴费40年且叠加职业年金的作用下,新一代体制内人员退休待遇仍将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根本支撑点,正是上文所述的三重制度性保障——持续稳定的超长缴费年限、真实反映收入的缴费基数、以及职业年金的强力补充。
理性认知与未来展望
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实现了规则公平和制度统一的历史性跨越。但规则统一不等于结果均等。养老金差距本质上是就业形态、薪酬结构、福利体系差异在退休阶段的延续。只要体制内外在职业稳定性、薪酬透明度、补充保障覆盖面上存在差异,养老金待遇的差距就难以完全消除。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这一现实带来三点启示:
重视缴费连续性: 尽可能避免社保断缴,尤其在职业转换期需做好衔接。
关注缴费基数真实性: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督促企业按实际工资足额参保。
主动规划补充养老: 在缺乏企业年金的情况下,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自主构建“第二支柱”。
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坚守制度公平底线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提升中小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社保缴费基数核定、增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便利性,将是未来缩小养老金差距、实现更高质量“老有所养”的关键路径。制度的温度,最终体现在每一个体晚年生活的从容与尊严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