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雪 张美荣)这天,法官在查看新收到的一起刑事案件卷宗时犯了难。原来,被告人妻子有智力残疾,生活上不能自理,而被告人郝某是其唯一扶养人,目前郝某处于取保候审阶段,一旦判处实刑,其妻子就没人能照顾,这可怎么办?法官心里反复盘算着,这起案件的被告人和被害人是“叔嫂”关系,是因家庭矛盾引起的轻微伤害案件,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多做做工作,也许会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电话沟通,未言先碰壁。法官先尝试和郝某取得联系,但开局却并不顺利。“请问是郝某吗?我们是武乡法院的工作人员,你的案件已经移送起诉到法院了”……法官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被告人郝某愤然道:“我没有犯罪,你们爱怎么就怎么吧!”郝某说完便挂断了电话,也为这场还未开始的沟通按下了“停止符”。
面对郝某不配合的态度,法官并未气馁,猜想郝某可能还在和被害人怄气,于是便决定上门走访。郝某见到法官后心态平和了不少,在得知法官的来意后也低声讲起了自己的情况。原来郝某也是残疾人,还有个刚高考完的女儿要供养,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和嫂子起冲突只是因为几块用来修水窖的砖头,都是一时气急、冲动之下的结果。
法官考虑到郝某的家庭情况和犯罪情节,耐着性子向他解释了犯罪的法律后果,而且特别指出被害人已经提起了针对他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希望他能考虑到即将上大学的女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谅解,争取宽大处理。
法官又走访了郝某所在的乡镇党委和村委工作人员,了解郝某平时的表现、个人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边盘算着案件走向,边拉着地方党委政府加入说服行列。经过耐心劝解,郝某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他说:“法官,我认罪,我也想取得我嫂子的原谅,可就怕她不同意。”
法官告诉郝某:“老郝呀,你总得先有个态度,该道歉道歉,该赔偿赔偿,开庭的时候也要如实供述案发现场的情况,争取你嫂子的谅解,希望最终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随着“咚”的一声,庭审开始。法官按庭审程序询问被告人的辩解意见,然而被告人郝某却当庭翻供,“我没有犯罪,是我嫂子自己摔倒后讹我的,我也没钱赔给她。”这一变故打了现场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也让大家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该案证据确凿,证人证词充分,案件关系清晰,被告人郝某殴打被害人的事实清楚,然而郝某却妄想凭借自己的狡辩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无疑是痴人说梦。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法官当即宣布休庭十分钟。法官趁机了解了被告人的思想波动缘由,并再次讲解法律政策和相关后果,希望再给被告人一个机会。然而事与愿违,被告人铁了心拒不认罪、拒不赔偿,也彻底堵死了自身救赎的道路。经过深思熟虑,法官决定另辟蹊径,调整思路。郝某不承认犯罪事实,还妄想倒打一耙诬陷被害人,法律的威严和神圣不容亵渎,应当依法判处郝某实刑,至于其妻子的生活问题可以寻求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帮助。最终法院依法对被告人郝某判处实刑。但在判决生效前,法官和被告人所在的乡镇及村委会积极沟通,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协调,为其妻子落实了临时救助和集中供养措施,找到了新的扶养人,确保她在郝某服刑期间能得到妥善照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