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德清县雷甸自然资源所所长姚杰和工作人员近日在东新村的田间穿梭,对陈家埭289亩待验收项目进行查漏补缺。“这部分种植密度不够,需要补种。”姚杰现场指导。这样的工作场景,已成为该基层站所的日常写照。去年以来,雷甸自然资源所用“铁脚板+数字化”的工作模式,在耕地保护、要素保障、执法监管等领域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
“这里曾是零散荒地,通过‘百千万’亩方集中连片整治,将建成现代化农业基地。”姚杰指着规划图介绍,去年以来,该镇累计完成开发复垦项目4个,新增耕地391亩,不仅守牢了“饭碗田”,更直接为村集体增收租金40余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建立“项目长”制度,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确保391亩新增耕地全部通过省级验收。
用地指标就是发展生命线。姚杰的办公桌上,雷甸镇(临杭产业新区)12家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的用地档案摞成“小山”。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鼎力机械等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顺利落地,6个新项目共计217亩用地正在加速报批。同时,还争取到上级一笔大额补助资金,不仅推动项目加速,更直接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投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实力新区”提供了支撑。
自然资源管理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紧系民生福祉。翻开雷甸自然资源所副所长黄佳伟今年的巡查台账,密密麻麻记录着整改细节:5月8日,堆场清理建筑垃圾32车;6月3日,督促临时用地复垦……“结合‘洁净雷甸’行动,我们对堆场、停车场乱象开展专项整治,以‘关停一批、整改一批、补办一批’的分类处置原则,已关停12个、整改5个、拟补办3个,规范了用地秩序。”黄佳伟介绍。
此外,雷甸自然资源所以年度变更和卫片执法为“火眼金睛”,严厉打击非法占地行为,今年累计下发停工通知书6份,立案查处2起,推动完成临时用地到期拆除整改6宗、违法用地整改85宗,让每一寸土地都用在刀刃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