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朱建华 实习生刘欣悦)近日,有人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留言:“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地,请问文化和旅游部的官方认定是什么结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回复:“黄梅戏起源是学术研究范畴的问题,您可查阅《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戏曲志》等了解相关内容。”
![]()
图片
《辞海》对黄梅戏的介绍。
《现代汉语词典》对黄梅戏的介绍。
8月26日,留言者陈先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现在广东工作,是湖北蕲春人,比较喜欢黄梅戏,就留言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他是7月20日留言的,艺术司是8月4日回复的,他直到23日登录文化和旅游部网才看到回复。
陈先生提供的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的留言及回复截图。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传统戏剧92项,由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共同申报的黄梅戏入选。
黄梅戏代表性剧目之一《天仙配》剧照。(图片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
《辞海》介绍,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调。《现代汉语词典》介绍,黄梅戏是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基本曲调由湖北黄梅传入而得名。《中国戏曲志》介绍,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学中介绍,黄梅戏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光绪年间,有湖北黄梅戏艺人进入芜湖演出;非遗专题中介绍,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形成于安徽省安庆市;中国国家地理安徽省中介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学中对黄梅戏的介绍。
《中国大百科全书》非遗专题中对黄梅戏的介绍。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地理安徽省中对黄梅戏的介绍。
湖北省政府网介绍,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黄梅县政府网介绍,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萌芽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
黄梅戏代表性剧目之一《女驸马》。(图片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
7月15日,《湖北日报》刊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王谨撰写的书评《尊重黄梅戏文脉 共同壮大地方剧种——读梅杰新书〈黄梅戏源流考辨〉》:关于黄梅戏发源地的问题,不仅老一辈的艺术家和学者早有共识,而且国家在黄梅戏非遗的归属上也作了定论,即“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
![]()
图片
7月15日,《湖北日报》版面截图。
青年学者梅杰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系中国戏曲理论界的公认,也得到《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的采信。这个科学结论既源于老一辈演员的口耳相传,也有赖于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字记载,更得益于王兆乾、凌祖培、陆洪非、时白林、桂遇秋等老一辈黄梅戏研究专家的科学研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