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界最高寺庙上海“太平报恩寺”,怎么就烂尾了!

0
分享至


01

楔子

昨天刷到一张效果图,是一座造型非常夸张的寺庙。据说建成后将是 “全世界最高的寺庙”,居然还是在上海,名叫太平报恩寺。

更夸张的是:这座设计高度173米高的寺庙,竟然还烂尾 了。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太平报恩寺这件事!


02

历史溯源


太平报恩寺

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原名太平教寺,属禅宗临济宗,是上海杨浦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太平报恩寺鼎盛时期占地40余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三进殿宇及附属设施,寺内广植银杏。


民国时期,寺庙逐渐衰败,1958年废置后仅存200平方米大殿遗址。


2006年成立修复委员会,2009年5月举行重建奠基仪式,被确立为静安寺下院。



经过了多年的建设,但太平报恩寺仍然尚未完工。如今疑似烂尾,也引发了周边居民对其建设的争议。


03

项目简介

2009年,历经多次兴废的太平报恩寺作为静安寺下院,正式启动重建工程。地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兰州路373号,周边主要是居民区。(如下图)



从方案来看,这座新建的太平报恩寺非常的雄伟,高达173米,地上就有31层,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如下图)


而且这座寺庙的造型也非常特别,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采用“塔寺合一”

顶部是五座金塔,其中主塔高48米(13层),四座小塔各24米(11层)

中部塔身,是中国传统的楼阁式的四方塔。

基座是大雄宝殿等功能,形式与中国传统的高台式宫殿相似。


所以,新建的太平报恩寺其实是一个土洋结合的建筑,融合了印度佛塔艺术与汉地传统建筑风格。(如上图)

而像这样塔寺合一的形式,在国内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是“塔寺分离”。(如下图为上海静安区)


但源自印度的金刚宝座式塔的形式,在寺庙中出现倒是并不罕见,上海的静安寺就真实存在。(如上图)



而太平报恩寺作为静安寺的下院,采用塔寺合一的金刚宝座式舍利塔的建筑形式,我想其中应该是有些关联的。

网络上就有将静安寺佛塔和 太平报恩寺舍利塔比较的分析图。(如下图)


我个人认为,从形式上来说 静安寺佛塔还是塔的概念,而 太平报恩寺舍利塔则是“楼”的概念,所以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因为建筑高度实在太高,从结构安全和经济性考虑,整个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被过往的市民误以为是什么办公楼。


04

烂尾中?

从2009年筹备和规划开始,太平报恩寺终于在2016年开工。但到了2018年,太平报恩寺的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后,便再无新的进展。


原计划外立面采用紫铜浇铸与金箔贴面的工艺,用300万张金箔覆盖在寺庙外面,以彰显其奢华和大气。 这一奢华的设计远远超过了静安寺宝塔使用的50万张金箔。

但因为缺钱,这一想法却迟迟难 以实现。


另外 随着工程的推进,资金短缺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因为除了外立面装修,寺里的内装修也都需要钱

拿静安寺类比来说,寺内的 释迦牟尼佛像就用了 2吨纯金,更不要说还有其他“金身”,不知道还需要花多少钱。(下图仅为示意,真身难得一见)


尽管建设方曾多方筹措资金,但始终未能解决缺钱的问题,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寺庙周边大多是居民区,烂尾的建筑不仅破坏了周边的景观和风貌,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所以网络上的讨论也不少。


更重要的是太平报恩寺 位于杨浦江畔,距离黄浦江只有600米。这样烂尾着的状态,也有损城市形象

据说2023年杨浦区文旅局还将该项目纳入滨江文化带建设,计划结合寺庙历史资源开展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主题活动。

作为静安寺下院的太平报恩寺,就不知道出资方是谁?还能不能解决资金的问题?


05

结束语

太平报恩寺目前的困境,本质是传统宗教符号与现代地标野心之间的失衡。其以“世界之最”为目标的奢华设计,脱离了宗教场所的本质,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和管理缺位沦为“烂尾楼”。

尽管太平报恩寺项目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希望太平报恩寺能够早日复工并完成建设,成为上海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作为上海静安寺的下院,不知道太平报恩寺什么时候能与静安寺东西遥相辉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大校长丁石孙:拒收毛新宇读北大

北大校长丁石孙:拒收毛新宇读北大

深度报
2025-06-29 23:36:38
为什么对国民党抗战作用不宜过分夸大?残民虐民不次于日军

为什么对国民党抗战作用不宜过分夸大?残民虐民不次于日军

boss外传
2025-09-07 01:00:02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长江被缩短78公里,由世界第二变成第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长江被缩短78公里,由世界第二变成第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好贤观史记
2025-09-07 00:16:39
美国两名彩民中得18亿美元强力球头奖,二人将平分巨奖

美国两名彩民中得18亿美元强力球头奖,二人将平分巨奖

奇闻不要看
2025-09-07 15:54:41
张柏芝45岁亮相上海,医美痕迹明显,苹果肌下垂引关注

张柏芝45岁亮相上海,医美痕迹明显,苹果肌下垂引关注

甜菊汽水
2025-09-06 05:44:51
张颂文被电影节除名?杨幂抢C位失败?辛芷蕾飞升国际影后?邓紫棋倒贴男友被骂?男星为黑料私下协商?

张颂文被电影节除名?杨幂抢C位失败?辛芷蕾飞升国际影后?邓紫棋倒贴男友被骂?男星为黑料私下协商?

十锤星人
2025-09-07 23:05:40
马斯克再次抛出惊人言论,振聋发聩!他坦言:“中国真的被低估了

马斯克再次抛出惊人言论,振聋发聩!他坦言:“中国真的被低估了

忠于法纪
2025-09-07 21:45:17
九三阅兵后,绝望情绪在西方网络开始蔓延

九三阅兵后,绝望情绪在西方网络开始蔓延

振华观史
2025-09-06 11:58:20
小米YU7提车车主称挡风玻璃出现“测试车”静电贴痕迹,小米高管致歉:可擦除,已改良静电贴

小米YU7提车车主称挡风玻璃出现“测试车”静电贴痕迹,小米高管致歉:可擦除,已改良静电贴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08 00:25:05
据说这是今年最深刻的扯淡

据说这是今年最深刻的扯淡

商业模式桑博士
2025-09-05 07:33:16
胡塞武装无人机在以色列南部拉蒙机场坠落并发生爆炸

胡塞武装无人机在以色列南部拉蒙机场坠落并发生爆炸

环球网资讯
2025-09-07 20:48:39
观察者网这篇文章,问题很大

观察者网这篇文章,问题很大

自由的海报
2025-09-06 00:03:35
10天,重庆官宣6厅官落马

10天,重庆官宣6厅官落马

新京报
2025-09-07 20:09:08
河南中牟14岁女孩拓展营身亡前遭体罚,“班主任”扣留求救信案将再次开庭,家属发声

河南中牟14岁女孩拓展营身亡前遭体罚,“班主任”扣留求救信案将再次开庭,家属发声

潇湘晨报
2025-09-07 13:44:05
北京8岁女孩少年宫失踪,失联7天给爸爸7次托梦:爸爸冰柜里好冷

北京8岁女孩少年宫失踪,失联7天给爸爸7次托梦:爸爸冰柜里好冷

古怪奇谈录
2025-09-06 10:25:06
TA:奥纳纳在特拉布宗体育的收入几乎是在曼联的两倍

TA:奥纳纳在特拉布宗体育的收入几乎是在曼联的两倍

懂球帝
2025-09-08 02:32:07
李承铉发长文:没有劈腿,和平分手!

李承铉发长文:没有劈腿,和平分手!

LULU生活家
2025-09-05 18:41:36
易会满被查,今年已有8名正部级官员落马

易会满被查,今年已有8名正部级官员落马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6 22:39:13
形势严峻?全球10大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下滑1.7%,唯一下滑

形势严峻?全球10大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下滑1.7%,唯一下滑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9-07 11:41:03
2025-09-08 02:59:00
良有方 incentive-icons
良有方
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建筑师
693文章数 4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爸爸极限冲刺救女儿获数十万点赞 本人发声

头条要闻

爸爸极限冲刺救女儿获数十万点赞 本人发声

体育要闻

千帆过尽,萨巴伦卡终于成为水泥丛林女王

娱乐要闻

辛芷蕾夺得威尼斯影后打脸了五个人

财经要闻

曾负债超200亿元,知名车企宣布:马上复产!

科技要闻

我国为何将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

汽车要闻

又一批造车者蠢蠢欲动 “幸存者游戏”有何魔力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艺术
手机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领普顶装人体存在传感器 ES5 上架,单只 69 元

教育要闻

新学期开始!不要让电子屏成为课堂的主角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郭明錤称苹果9月10日推出AirPods Pro3,明年配备IR红外摄像头

军事要闻

防御"利刃"出鞘:反无人机强大"铁三角"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