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海南区高标准农田验收进入倒计时。督导组现场揪出沉砂池渗漏、泵房电力不稳等六大类问题。巴音陶亥镇渡口村的滴灌带破裂问题最突出。
![]()
施工方承认采购了低价PE管材,抗压强度未达省标DB64/T 2034要求。这直接导致430亩玉米田灌溉不均。
验收组当场亮出数据:破损管道使亩均用水量超标25%。按现行水价计算,每年多掏的水费够买20吨有机肥。
老百姓的眉头皱成了疙瘩。整改清单里藏着猫腻。四新村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检测报告,竟与现场型号对不上。
监理单位支支吾吾说"资料正在更新",被督导组抓个正着。竣工结算审计卡在哪儿?
原来5处隐蔽工程没留影像资料。施工队辩称"戈壁滩风大没拍清",可验收规程明确要求每道工序必须存证。
第三方验收机构被重点敲打。他们之前出具的合格报告里,田块平整度实测数据与设计值相差6厘米,远超±3厘米的硬杠杠。
农户老张蹲在地头算账:"说是高产田,可这渠漏水、路坑洼的,秋收时收割机咋进场?"他的30亩葵花田正处在灌浆关键期。
监理公司诉苦说工期太紧。但督导组翻出施工日志:去年封冻前有整整20天没作业。
现在赶工出的活计,质量能靠谱?验收标准打架最要命。
城镇水务集团按旧规验收的泵站,对照新标竟有12处不达标。
返工成本谁来担?各方踢起了皮球。整改期限定死在后天。
![]()
海南区农牧局立下军令状:问题不解决不撤场。可眼瞅着还有17份检测报告没出,时间够呛。
高标准农田的账本得算明白。验收组算了笔经济账:每拖延1天,晚播的冬小麦就少1.5%出苗率。
来年减产可不是闹着玩的。
农民最关心实效性。四新村支书直言:"别整那些花架子,咱就要能旱涝保收的真家伙!
"这话戳中了验收工作的软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被反复强调。可现场工人嘀咕:"等验收完,谁还管三五年后的事?
"这种心态最让人揪心。信息化监管能否破局?
督导组提议给每块田赋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查施工记录。
但运营商说戈壁滩信号差,系统常掉线。
秋收在即,整改迫在眉睫。农户们盯着施工队补修渠道,嘴里念叨着:"可不敢误了浇冻水,不然明年又得看老天爷脸色。"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
验收组组长说了大实话:"不是立几块牌子的事,得让老百姓打粮时摸得着、算得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