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敢信吗?
本来是让市民安居的公屋,居然有人把它改造成了美甲店,还提供穴位按摩服务。
甚至有顾客柜台、选款区,跟商场里的美甲小店一模一样。
![]()
(图:香港01)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严厉打击“滥用公屋”
近年来,港府一直在加大力度打击“滥用公屋”的现象。
就在 8 月 24 日,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亲自公布了一组数据——
过去三年,房署已经成功收回9,000个公屋单位。
要知道,一个新公屋的成本大约是100万港元,光是这批收回的公屋就节省了超过90 亿港元!
![]()
(图:香港01)
钱能省下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屋可以重新分配给真正需要的市民,缩短了他们的轮候时间。
举报有奖,
人人都能当“公屋侦探”
其实,今年有这样的成果成绩和一项新规分不开。
1月15日开始,香港房委会推出了一个新措施:“举报滥用公屋奖”。
所有市民都能参与举报,但必须实名。
![]()
(图:香港01)
如果举报属实,房委会真的根据提供的资料发出迁出通知书,那举报人就能获得 3,000 元现金奖励。
通仔觉得,这个设计还挺有意思的:
既堵住了公屋被滥用的漏洞,也让市民有了参与感,算是实现“全民共同监督”。
截至目前,房委会已经收到3,500宗举报申请,其中有700宗可以继续跟进。
这项数字的背后,说明了滥用的现象确实存在,也说明不少市民都愿意站出来共同监督。
![]()
(图:香港01)
轮候时间缩短
那打击滥用公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轮候时间缩短。
最新数据就显示,随着“简约公屋”加入计算,综合公屋轮候时间已经从 6.1 年减到 5.1 年;长者单人申请者的轮候时间也只需要3.1年。
这对基层家庭来说,意义真的很大。
要知道,有些人过去可能要等六七年才有机会搬进去,现在至少快了一年。
少等一年,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整年的生活质量提升。
![]()
(图:香港01)
未来 5.5 万个居屋,
年轻人有盼头吗?
当然,公屋之外,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在香港买房到底难不难?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也给了一个“定心丸”:
未来五年,加上房协项目,将会有5.5万个居屋单位供应。
![]()
(图:香港01)
简单来说,居屋就是政府帮你压低一点价格的“入门级私楼”,针对那些收入够不上买房、又没资格住公屋的市民。
目前居屋的售价中位数大约在270万港元。
照局长的说法,年轻人如果工作个三四年,攒点首期,就可以考虑入市。
对于正在住劏房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先搬进简约公屋,每个月至少能省下几千元租金,攒个六七年,也差不多能凑够首期。
![]()
(图:香港01)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通仔心里其实有点复杂。
按账面上看,逻辑确实成立,但现实中,年轻人能不能真把钱存下来,还得看工资涨幅和消费压力。
毕竟现在的物价和生活成本,也不是省吃俭用就能轻松上车的。
当然,港府也放话了:
公屋是兜底,居屋是往上走的台阶,目标是让大家“有机会、有选择”,一步步实现买房。
![]()
(图:星岛头条)
如果这个“阶梯”真能运作起来,那香港社会的氛围肯定会不一样。
大家都有盼头,谁还会觉得一辈子被困在劏房里呢?
只是话又说回来,政策听起来都挺好,落到现实里,还得看执行得怎么样。
那你觉得,以后的香港,会不会真的让年轻人告别劏房,迎来自己的小窝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