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踏遍万水千山,“焕新”梦想家园。“焕新乐园”项目从环境改造入手,通过成长陪伴服务,温暖了数以万计的家庭,点亮了无数孩子的心灯。在志愿者和孩子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美好的【焕新故事】,在时间长河中,历历可数,清晰如昨,等待我们去捡拾。
他曾以为,世界就是作业本上那些越来越模糊的字,是一张怎么坐都不舒服的矮桌,是房间里怎么望也望不穿的沉默。
小杰(化名),14岁,金华汤溪的一个少年——在大多数孩子奔跑呐喊的年纪,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安静的孤岛。
那一张矮桌,是他全部的世界
父亲重病瘫痪失语,母亲靠打零工苦苦支撑,爷爷奶奶多病无力……这个家,像一艘不断进水的船,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挣扎漂浮。而小杰,就在这张矮旧的书桌上,一日日蜷着身子写字。视力越来越差,成绩越来越落后,话也越来越少。他并不是没有梦想,只是现实为他拉上了一道厚厚的帘。
直到社工推开门,没有说大道理,没有轻易同情。他们蹲下来,看他怎么写作业,陪他聊那些从未说出口的心事。他们看见的,是一个被捆住手脚却仍在努力的孩子——他需要一副眼镜、一张能伸直腰的书桌,更需要有一个人告诉他:你不必一直低着头。
“焕新”之后,童年终于挺直了脊背
改变是从一方书桌开始的。“焕新乐园”项目为他改造了书房,2023年7月,他拥有了人生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书桌——高度正好,灯光明亮,书架整齐。同时,金华的一家爱心企业为他验配了眼镜。当他第一次看清黑板,第一次挺直脊背写字时,他说:“原来字可以这么清晰。”
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质的赠予。社工带他走进儿童小组,起初仍旧沉默的他,也慢慢在游戏中放松;后来,他加入社区志愿服务,为老人送温暖、打扫街道。那个总是低着头的男孩,开始抬起目光,甚至主动向别人伸出双手。
光来了,就没有再离开
如今的小杰,依旧不是话最多的那个,但他有了能写字的书桌、能看清世界的眼镜,也有了能一起放学回家的朋友。这不是一个“逆天改命”的奇迹故事,却是一个关于“陪伴”与“看见”的真实改变——有时候,希望不是突然降临,而是一点一点被点亮的过程。
所谓焕新,不只是改造一间房、换一张桌。是让一个孩子重新找回——挺直腰板的权利,望向远方的勇气。
我们都可以是那束光。愿每个孩子,都不必在黑暗中写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