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朱圣宇 通讯员 彭 可 李 逊 郭志鹏
当前,河南省秋作物已进入灌浆期,用水需求量大,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十分不利。河南各地全力组织抗旱浇灌,保障秋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的用水需求。
![]()
引黄干渠引黄河水至灌区田间 陈世平/摄
黄河水多引远送 灌区引黄调水取得阶段突破
连日来,在周口市西华县,秋粮作物陆续得到浇灌。这些灌溉用水多是来自100公里外的黄河水。距离赵口灌区渠首最远的西华县用上黄河水,标志着赵口灌区引黄调水取得阶段性突破。
7月下旬以来,赵口灌区累计向周口市太康、鹿邑、扶沟、西华县引水5405.4万立方米,实现大流量、多线路、跨区域向周口市抗旱引水,已经十余年未引水的西华县和扶沟县,在此次抗旱期间再次用上黄河水,有效缓解了旱情,保障了85.25万亩玉米等灌溉用水,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
兰考三义寨渠首引黄泵站 郑子乐/摄
在兰考县黄河口的三义寨渠首泵站,17台水泵日夜不停,通过引黄总干渠将汩汩黄河水输送至黄河故道;另一边,在三义寨灌区末端——商丘市虞城县,引黄农渠环绕田间,黄河水不断滋润着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
“抗旱保灌期间,我们派专人深入灌区田间查看,督促加强水源调度,适时开启相应供水闸门向下游放水,灌区范围内40条干渠、139条支渠全部实现通水。”河南省豫东水利保障中心三义寨分中心主任杨松林介绍,得益于灌区提前引水充库及渠道引水涵养地下水源,气象干旱持续期间灌区地下水位保持稳定,未发生因缺水无法灌溉现象,灌区用水观念也已由原来的“应急需水”向“常态化蓄水”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许昌、商丘、周口三市的引水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在灌溉面积方面,濮阳市累计836.04万亩次居全省首位,周口市则以156.85万亩次的累计补源面积位列全省第一。
据统计,截至8月25日,河南省59处引黄灌区中,51处已开闸引水,累计引水24.99亿立方米,累计灌溉补源面积2598.77万亩次。保障灌区夏粮增产增收、秋作物用水需求。
充分挖掘引水潜力 精准调度确保输水安全
今年以来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2成多,7月以来更偏少4成多,全省汛期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特点明显,多地出现大范围阶段性旱情。
面对严重旱情,为最大程度发挥灌区供水能力,全省各灌区管理部门持续协调解决水指标短缺、上下游用水调度困难、局部工程存在短板等问题;结合实际用水需求和工程运行条件,科学动态调整引水流量,最大限度挖掘引水潜力;抗旱引水期间,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加强输水线路监管调度,持续监控渠道、闸门运行状况,加密安全引水巡查频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力保障引水线路安全畅通。
“省水利厅统筹做好汛期防洪、抗旱、生态等调度,加强水工程调度和雨洪资源利用,两次申请加大黄河干流流量支持我省抗旱,通过赵口、三义寨灌区和燕山、石漫滩、前坪等水库向周口、漯河、许昌、商丘、驻马店、平顶山等地跨区域调水。”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解天介绍。
![]()
三义寨灌区引黄干渠 陈世平/摄
截至8月25日18时,全省大中型水库累计下泄水量39.6亿立方米,河南省250处大中型灌区已开闸引水,累计引水51.2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引水43.61亿立方米,涉及247处灌区,累计灌溉补源面积5090.38万亩次。
此外,在水旱灾害防御要素保障方面,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共储备5个类别60个品种防汛抗旱物资、总价值4.59亿元。向信阳市、南阳市、三门峡、周口、驻马店等暴雨区和受旱严重地区派出21组“领导+专家”防汛督导组盯住盯紧重点区域,及时开展防汛指导和抗旱技术服务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