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待久了, 一回到乡下老家, 整个人从内到外都彻底松弛下来. 终于不用再穿那身勒得人喘不过气的西装套裙, 也不必勉强把脚塞进又硬又磨人的高跟鞋里.
现在随手套上一件洗得发软的旧T恤, 配条宽松的棉麻长裤, 踢踏着一双快穿变形的塑料拖鞋, 简直舒服得像没穿衣服似的. 这种自在, 是真正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踏实. 难怪有人说, 穿衣的第一步是让自己觉得自在, 就像鲁迅曾调侃的那样: “穿得舒服, 活着才不累.” 虽然具体出处记不清了, 但话糙理不糙.
在城市里, 我们穿的不是衣服, 是铠甲. 每一身职业装的背后, 都是一天十二小时的备战状态; 每一双高跟鞋踩下去, 都是不肯认输的倔强. 我们精心计算衬衫的纽扣该解开几颗, 裙子的长度是否足够得体, 丝袜的勾丝会不会暴露生活的破绽.
那种精致, 是绷着的, 是勒着的, 是哪怕脚后跟磨出血也要保持微笑的体面. 可老家不兴这一套. 这里的 fashion, 是灶膛前爷爷那件印着“化肥”字样的文化衫, 是院子里妈妈穿的那条花色模糊的围裙, 是邻居大叔十年如一日的白背心配大裤衩.
它们不讲究线条, 不追求显瘦, 更不在意今年的流行色是雾蓝还是焦糖. 它们唯一在乎的, 是弯腰摘菜时不用担心崩开线, 是坐在小板凳上啃西瓜时肚皮能有放松的余地, 是傍晚追着鸡鸭跑一圈也不会气喘吁吁. 这种穿搭哲学, 背后是一种彻底的生活主义. 美是为了活得更好, 而不是活给谁看.
在田埂上, 在院坝里, 在炊烟袅袅的黄昏中, 衣服终于回归了它的本质: 蔽体, 保暖, 以及让穿着的人感到自由. 所以, 当我丢开那些精致而拘束的都市外壳, 换上真正属于“我”的衣服时, 我感到的不仅是一种舒适, 更是一种身份上的认领. 我不是那个PPT做得飞起的Linda, 也不是那个周报写得滴水不漏的王经理, 我就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 吃着这家米那家菜长大的孩子.
我的皮肤重新感受到乡间的风, 我的脚趾头能自由地抓牢泥土, 我和我脚下的土地之间, 终于不再隔着一层冰冷的鞋底和陌生的礼仪. 是的, 一切都松弛下来了. 衣服松弛了, 表情也松弛了, 甚至连一直紧绷的胃, 在喝下外婆熬的那碗小米粥后, 也暖和地松弛下来.
也许真正的回归, 就是从换一身衣服开始的. 当我们脱掉所有象征身份和阶层的外壳, 或许才能看见最本真, 最柔软, 也最快乐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