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经济研究数据显示,印度2025财年首季度(4-6月)经济增速或将回落至6.7%,这标志着该国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动能减弱。据该机构8月18-26日对70位经济学家的专项调研显示,制造业疲软与私人投资不足正持续抵消公共财政扩张的积极效应。尽管联邦政府首季资本支出实现52%的同比增幅,总额达2.8万亿卢比(折合3200亿美元),但终端消费需求疲弱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
货币政策层面,印度储备银行本季度累计实施75个基点的基准利率下调政策,其中6月非对称降息50基点的举措对市场产生显著传导效应。但调研显示,部分商业银行尚未完全将利率调整传导至信贷端。Canara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adhavankutty G分析指出,全球贸易壁垒升级与供应链重构压力,已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形成实质性制约。
目前多数机构将本财年GDP增速预测中值下修至6.3%,若最终数据成立,将创近五年最低增速纪录。法国兴业银行印度经济研究主管Kunal Kundu强调,当前经济结构转型面临深层挑战,特别是3月季度推动GDP超预期增长的财政补贴政策效应正在消退。值得关注的是,同期经济增加值(GVA)指标——剔除间接税与补贴因素的核心经济指标——预计录得6.4%增速,较GDP数据更能客观反映实体经济运行质量。
印度经济研究显示,农村地区需求受益于食品价格增速趋缓及农业部门稳健增长,但城市消费端受薪资增长停滞与就业岗位缩减影响持续承压。皮拉马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Debopam Chaudhuri指出,当GDP增速处于6.4%-6.5%区间时,经济体难以实现可持续的规模性就业创造。他强调,私人部门的资本性支出需实质性提升,方能为多数国民提供高附加值就业岗位。
截至6月末,印度公共资本支出同比增幅达52%,总规模突破2.8万亿卢比(折合3200亿美元)。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同步推出消费税结构性调整政策,重点降低民生消费品及中小型乘用车税负以激活终端消费市场。此轮经济刺激措施的启动时间早于近期印美经贸关系波动阶段,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市场占印度服务出口总额的27.3%,同时是印度商品出口第一大目的地。
经济界普遍认为,当前城市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私人投资增速。Chaudhuri补充分析称,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虽能缓解就业压力,但产业端资本开支的提质增效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增长的核心路径。多家研究机构测算显示,印度需维持GDP增速在7%以上方能满足每年新增1200万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