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中说:“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
中元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叫七月半,鬼节。大家普遍认为,这一天,阎王会打开地府的门,让鬼魂到人间,看看亲戚朋友。
活着的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烧香烛、纸张做的房子车子,让逝去的亲人,及时收取,以后在地府中,就可以过幸福的生活了。
民间很多妖魔鬼怪的故事,和这个节日的关联很大。
其实,中元节,不单是“鬼节”,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我们一定要知道三个禁忌。
01
第一,孝活胜过孝死。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管什么节日,包括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我们都有祭祀的习惯。在祭祀的过程中,会想念祖先,念及祖先的恩德。
如果是大家族,还要传承家族的精神,祖先的遗志。
除了祭祀,中元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习俗:推崇孝道、感恩。
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过了七夕之后,地方剧台,就连续上演《目连救母》的杂剧,直至十五日止。
目连是一个高僧,其母亲却总是杀生,非常野蛮。母亲过世后,到了地狱,痛苦不已。
目连苦苦修行,拜访佛祖,终于帮助母亲洗脱了罪孽,母亲的魂魄也离开地狱。
意思是说,“母亲,你的罪过,孩儿来承担”。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孝道。
作为成年人,应该保持理性,借助中元节,给活着的老人尽孝,这应该比管好逝去的祖先,更加重要。
尽孝,不单纯是给父母吃喝,还要管父母的言行举止,不让父母堕落。
比方说,父母的道德很坏,总是挑起邻里矛盾,或者偷鸡摸狗。子女就应该制止父母;父母老了,常常相信一些迷信的事情,相信不良商家,可能被骗,子女要及时干预。
对于家境不好的子女,应该把中元节买纸钱,纸房子等开支,管控起来,用来给活着的老人,一日三餐,穿衣等。
把活着的老人管好了,那逝去的祖先也会开心。现在的老人,都是祖先的子孙啊。谁不爱子孙呢?
02
第二,平安在于心安。
在广西黄姚古镇,每到中元节,举行放灯活动。
一大批村民,集中祭祀,放柚子灯,场面很热闹。
孩子们就一拥而上,把灯抢过来。大家都认为,灯就是河神的护身符。孩子拿到了,也能够保护自己。
中元节,也是一个祈祷平安的节日。
一般的家庭,都会教育孩子:“这几天不要出门,尤其是夜里,尤其是水岸边。小心遇到鬼。”
孩子们吓怕了,也真的不出门。对于孩子的安全,起到了警示作用。
当然,也有一些大胆的孩子,就是要中元节的时候出门。他们发现,走一个圈回来,啥事都没有。于是,就胆量大了,能够科学对待老一辈的话了。
《道门通教必用集》中说:“华池流真香,莲盖随云浮。”
中元节,本意是给人们心理安慰,希望那些无法挽回的人,脱离苦海。
求一份心安,是很多祭祀的终极目标。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是有遗憾。需要用一些方法,化解心中的遗憾感。
作为子女,常常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通过中元节,把要说的话,都说了,也捎去了金钱和物质,让地府的父母,能够过好一点。
作为夫妻,也有一个人先走的烦恼。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彼此走过一生,照顾了。烦恼就少了。甚至是后走的人,觉得自己要走了,反而是夫妻团聚的美好。
作为老人,一路走来,错了机会,错了风景,错了某一个人。但是想一下,自己是问心无愧的,那就没有啥了。
做一个心安的人,一辈子就会平安,人生也会顺起来。
03
第三,念旧更要迎新。
中元节的祭祀,是念旧的。
但是我们终究不能活在旧世界,要看看新世界。
就像史铁生说的:“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我们不要总是盯着已经过去的东西,要多看看,未来可以得到的东西。
尤其是年轻人,到了大城市生活,对于中元节,开始慢慢淡忘。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开始专注于新的生活,不是对曾经的苦日子,非要再来一次;不要把过节,都放在心上,忘记了就好了。
古书记载,主管中元节的是“赦罪地官”,其责任就是让人反思错误,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无神论者,不就是满足了“赦罪地官”的愿望吗。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中元节,就把鬼神都送到地府和天庭。从此人间又是新的生活。
04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从出生到死亡。但是一代人的死亡,是下一代人的崛起。
人间是生生不息的,家庭是永远存在的。
又是一年中元节,记住这三点禁忌,祭祀的时候,也想一想父母过得好吗,家中的其他老人,都安康吗?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仅是拉着他们不要外出,还教会他们如何好好应对外面的世界,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过了中元节,抹去眼角的泪,笑着过日子。积极工作,好好赚钱。
一辈子,真的要给自己好一些体验,在节日里,把自己的幸福,告诉祖宗。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