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集群兴产业 联农带富促和美
——靖远县乡村建设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靖远县紧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基础”主线,聚焦枸杞、蔬菜、肉羊、文冠果等“独一份、特别特”资源禀赋,以“扩总量、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路径,推动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高”跃升,探索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依托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的实践道路。
靖远县东湾镇设施农业基地
一、聚焦资源禀赋,构建“4+N”高质量产业新格局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打造以蔬菜、枸杞、肉羊、文冠果四大产业为核心,硒砂瓜、肉牛、中药材等为补充的“4+N”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打造蔬菜产业全季高效供应新标杆。谋划蔬菜产业“一心、两带、四区、五园”的空间布局,建成11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21个千亩规模化基地,在北湾镇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密刺黄瓜生产基地,在东湾镇建成全国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通过“外引+内培”方式,扶持北方菜业、万杞千红等14家蔬菜龙头企业和3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建成天陇互联网+智慧综合农贸市场及 12个蔬菜产地交易市场,与全国100多家大型超市、零售市场及高校建立了长期购销关系。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7.3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1.5亿元。二是推动枸杞产业从生态治理到富民支柱的全链升级。构建枸杞“育种—种植—加工—文旅”融合产业链,引进培育“甘杞2号”等13个优质品种。扶持40多家龙头企业开发原浆、饼干等50余种深加工产品,打造了20个万亩枸杞规模化种植基地和示范园区,建成220家线上枸杞销售网店,在全国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建成特色农产品旗舰店、品鉴馆3个。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28.3万亩,年产干果3.6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稳居甘肃最大优质枸杞基地。三是推动肉羊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以工业思维抓肉羊产业,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山区放牧+灌区舍饲”差异化格局,培育国家及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建成省级种羊场6家;重点培育了美娅泛农、万信等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成集肉羊屠宰、分割、加工、物流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园。目前全县肉羊饲养量136万只,总产值6.08亿元。四是打造文冠果产业生态经济融合新典范。创新文冠果产业“生态林+经济林”模式,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推广栽植文冠果23.9万亩,打造万亩以上种植基地4个、百亩以上育苗繁育基地4个。坚持育龙头、延链条、打品牌,引进陇原农林、茂群天运等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出食品、药品、化妆品等3个系列9款产品,研究积累了文冠果栽培技术、文冠果食用油加工工艺、文冠果茶等20余项技术,文冠果全产业链产值近2亿元,带动1.1万群众从中受益。
辣椒丰收
二、创新体制机制,筑牢联农带农共富新基石
一是基地带动,打造特色“新标杆”。依托黄河资源、农业生态优势,编制完成88个和美乡村村庄规划,统筹资金资源,打造了万只肉羊基地、塑料大棚集中连片、高原夏菜产业集群、沿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31个,形成“政策+项目+资金”协同发力格局,直接带动产业升级。二是龙头引领,锻造产业“火车头”。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全产业链开发”的原则,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19家,销售收入年增10.3%,辐射带动1340个合作社、6.13万农户。打造“三品一标”认证77个,“靖远枸杞”“靖远羊羔肉”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是规范合作,激活组织“细胞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股份分红”等模式,构建起紧密型利益联结体系,登记注册合作社2713家,较规范以上占比67.9%,“五有”标准合作社占比64.8%,培育各级示范社258家(国家级15家),成为链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关键枢纽。四是家庭提质,培育现代“新农人”。发展家庭农场2581家,2024年新增75家,入场农户5420人。认定各级示范农场59家,覆盖种养加、产供销全环节,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生力量。
靖远县引进推广蔬菜水培技术
三、强化创新驱动,注入科技赋能发展新活力
一是建强平台,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构建“科研院所+企业+农户”协同的创新体系,联合甘农大、省农科院共建了李天来院士工作站、白银市枸杞研发中心等平台,突破枸杞航天育种、文冠果“千花一果”等核心技术,引进筛选优质抗逆品种,202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8%,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二是推广技术,推动生产绿色转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智能配肥、水肥一体化等等技术,引导农户按需施肥、精准施肥,持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全县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8%以上。构建日光温室果菜轻简化、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究与集成应用日光温室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技术。三是严控质量,守护“舌尖上安全”。完善县、乡、村生产经营主体四级农产品检测体系,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构建“产地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监管责任网格化、质量控制全域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建设枸杞统一交易市场,推广应用“杞商直通车”小程序,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累计完成农产品定性检测3.2万个,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推动肉羊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优化要素保障,营造产业蓬勃发展新生态
一是政策体系精准导航。制定《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链实施方案》等政策,创新“一产业一专班”机制,明确年度目标与工作职责,为产业链发展构建起稳固的制度框架,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二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严格执行衔接资金政策,统筹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定点帮扶资金,形成“政策+项目+资金”协同发力格局。2021-2024年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7.07亿元。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助农小额信贷5136户2.29亿元、“富民贷”998户7774.95万元,有效破解产业融资难题。三是人才引擎精准发力。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人才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结合农业主导产业,选聘1名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组织申报专业技术人才职称39人,推荐17人申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打造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
来源:厅乡村建设促进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