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了两篇电动两轮车,第一篇《》,我们通过七看财务数据,研究了传统电动两轮车龙头雅迪爱玛,以及新贵九号,发现电动两轮车是个好生意,完全与我的刻板印象相悖 。
第二篇《》就是通过梳理电动两轮车的发展历史,发现电动两轮车在历史机遇下获得较大发展,事件驱动包括:禁摩、新国标、疫情、经济下行、外卖等,特别是李一男创办的小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电动两轮车的认知,打开了行业天花板,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差异化生态格局,而非一味同质化卷价格,行业竞争良性。所以,我们看到电动车龙头公司的业绩都非常漂亮,维持了长期有质量的增长。
实际上,我注意到电动两轮车这个行业,是因为九号。6年前,2019年,九号披露招股书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时候,我就关注过,倒不是因为九号是首家以存托凭证(ADR)形式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而是他们招股书中披露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和净资产大幅为负值。
九号公司,当时叫九号机器人,要记住这个名字,对我们后面理解九号有帮助。
在九号招股书申报稿里,估计你一眼就发现不对劲,报告期三年,归母净资产是负数,归母净利润是负数。这样的公司还能上市,净资产负数不是要倒闭吗?
问题就在于这不是实际经营亏损造成,而只是会计数据的幻觉。由于九号是创业类公司,从PEVC那里融了资,采用海外资本惯用的可转债形式,由于估值提升,因可转债回购合同义务产生金融负债,另外一头就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归母净利润和归母净资产为负数,在上市后,可转债转为普通股,回购合同义务消失,在上市那一刹那,金融负债就没了。
我们会计就是这么神奇,小米上市前也是如此。以前我只是用九号来解释会计数据与商业实际之间的差别。
当时我也顺手看看了九号的招股书,几个印象:
主营电动平衡车踏板车,报告期营收占比90%,很酷,但小众。
小米系,营业收入50%以上来自小米。
收购了平衡车老祖宗赛格威,厉害。
海外收入约占1/3,国内主要是依靠小米买断分销。
从2019年招股书的信息,我当时对九号的理解,技术型公司、市场小众、拥有平衡车著名赛格威品牌,主要市场国内,通过小米渠道销售。这些要素相加,我觉着九号可能做不大,是个小而美的公司。
所以当看到2024年九号营收达到142亿时,有点吃惊,心想平衡车这个小众市场还能做那么大?再一看业务构成,原来从2020年开始,九号冲进了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电动两轮车一年五六千万台的巨大市场,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的。
2024年九号营业收入142亿,其中电动 平衡车滑板车只有33.81亿,占比24%,而2018年,电动平衡车滑板车营业收入40.61亿,占比96%。一方面验证了电动平衡车滑板车是个小众市场的印象,九号做起来也不是靠这个,而是从2020年开始进军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2024年电龙两轮车营收达到72.11亿,销售量260万台,2025年上半年更是增长到68.23亿,分别占当期营收的51%和58%,可以说九号靠着电动两轮车把规模做上来了。
事实上,2019年,当九号宣布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时,几乎没人看好。当时雅迪年销量1380万辆,爱玛856万辆,两者合计占据中国市场的53%,市场普遍认为在“格局已定”的红海市场,新玩家生存空间有限。
但是,电动两轮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自从2025年李一男创办小牛电动后,社会对于电动两轮车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后期的事件催化,例如2019年新国标、疫情、经济下行等,让两轮电动车市场呈现功能差异分化的特征,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再次打开。
小牛由于李一男入狱后团队动荡,战略选择过于高端,忽略了电动两轮车的规模效应底层逻辑,产品市场口碑都不错,但是始终没能做起来,而摸着小牛过河的九号,非常成功,市场切入点比小牛更低,在中高端市场连续突破,差异化竞争。
2024年九号销售电动两轮车260万台,根据券商研究报告连续2年在4000元价以上价位段中高端市场位列第一。根据九号创始人王野的访谈,九号实际上并没有试图与龙头雅迪爱玛展开直接竞争成本效率竞争,而是在一个功能差异化的市场中寻找合适自己的生态位,结果大获成功。
同时,我也注意到,九号2024年,除了起家的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和撑起业务规模的电动两轮车,还有其他业务也做起来了,营业收入36亿,营业收入占比25%,到那时毛利贡献占比达到34%,都超过了起家的平衡车滑板车业务,这其他是啥?根据九号年报,全地形车收入 9.76 亿元;割草机器人收入 8.61 亿元。
回忆一下九号上市招股书的公司名字,九号机器人。虽然两轮车业务增长迅猛,但九号创始人的梦想始终是机器人。
九号董事长高禄峰说:“从公司英文名 Ninebot就能看出我们的机器人情节。”九号早期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北航机器人所,联合创始人王野更是获得过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冠军。他们将业务分为“移动人”(平衡车、电动车等)和“移动物”(服务机器人)两大领域,核心技术都是“智慧移动能力”。
2014-2018年,九号投入数亿元研发个人服务机器人,想做“阿童木级别的智能助手”,结果5年只卖了不到1万台。但这次失败却意外催生了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业务。2024年,九号割草机器人收入达8.61亿元,是上一年的四倍。王野笑称这是“种瓜得豆”。
我与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交流,请他评价下九号的核心优势。他认为,九号的核心能力还是在电动技术上,通过电动技术外溢到各个细分应用场景。产品即场景,产业即生态。实际上是以电驱动作为一个核心的技术平台,然后去探索电驱动产品的一切的使用场景。九号从平衡车到踏板车到电动两轮再到割草机器人,都是一个商业逻辑。
电动两轮是中国特有市场,我也咨询这位业务内人士,未来电动两轮出海有没有可能。他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数年)的渗透和认知,是可以在海外再造一个类似国内规模的电动两轮车市场。龙头雅迪爱玛都是从与国内环境接近的东南亚入手。这方面九号在欧美有特别优势,毕竟它们收购了赛格威,有管理国际团队的经验,同时赛格威品牌本来就是在欧美市场被认可的,因而九号出海是有特别潜力。此外,国内电动车传统龙头老板多是草根出身,生意好手,但是毕竟经历年龄限制,对新事物反应相对慢一些。九号创始人技术出身,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程度更高,在即将来临的智能时代可能相比更有优势。
对于未来国内两轮车市场的格局,这位资深人士认为,由于功能差异分化,雅迪爱玛等龙头的地位中短期不会被九号之类创新公司动摇,九号也不大可能去对标雅迪爱玛这样的规模成本效益王者,更有可能的是雅迪爱玛等大而全,九号小牛春风等小而美,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之前文章《》我们已经用“七看”看到过了九号数据。
最后我用“八问”来小结下九号的非财务信息。
投资场景下的财务分析,不是财报分析,我关注焦点不是财报,是财务数据背后的商业驱动力,核心问题:生意是怎么做的?靠什么赚钱?优势在哪里?有什么机遇?
一句话:通过财务数据理解背后的企业驱动力。会计是果,业务才是因。
只有理解了业务,理解了生意是怎么做的,理解了驱动力,才能理解企业的过去和未来,才能为投资决策服务。我这套财务分析逻辑:投入产出双循环,七看八问两分钟。写在我的新书《简明财务分析》中。
《简明财务分析》上架一个月已经加印,京东畅销榜第二名。也有读者反馈,在二刷前,去看了我的另外两本书,2019年出版的《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这本书目前只有我手里有正版,需要了联系)和今年出版的《故事的力量》。看完后二刷收获更大,配合服用效果更佳。如果需要签名版,请联系微信raojiaoshou9。
有读了书的朋友来问,有没有课程可以听,已经安排,与第一财经合作录制线上课程,第一期《财报侦探:财务分析与商业价值》25节课,课程目录如下,预计9月中下旬上架销售。
广告时间结束,我们言归正传,“八问”九号的非财务信息。
一问靠什么赚钱?
靠产品赚钱,产品线:电动两轮车占一半以上,其他包括: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ToC模式,国内市场60%,海外40%。
二问顺风还是逆风?
整体大环境友好,所有细分领域均处于自然增长或功能创新式成长中。
三问空间有多大?
从行业研究报告看,除了平衡车市场较小以外,九号目前的几个细分赛道体量都很巨大,九号在其中的份额并不高,似乎九号志向不在某个细分赛道的数量龙头或者高份额。
四问有什么优势?
九号优势在于三点,第一,拥有电驱动方面的核心技术,第二,拥有强大的行业洞察能力,发现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第三,拥有赛格威品牌和管理国际化团队的能力,对于出海有较大帮助。
五问竞争格局好不好?
不错,在看似很卷的每个细分赛道,都能取得不错的利润率,特别是国内电动两轮车赛道,有一定的功能情绪价值差异化,而非一味同质卷价格。新进入的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等细分赛道,似乎都是功能差异化市场。
六问管理层行不行?
看起来很牛,技术背景加很好的商业嗅觉,对市场和技术潮流敏感,过往几年的发展已经得到证明。
七问风险在哪里?
九号模式是独特的,打造一个核心技术品牌的平台,再将这些优势寻找应用场景进行扩展。从风险角度,似乎分散了风险,东边不亮西方亮,哪个细分市场的短暂挫折都不影响全局。过往几年九号利用在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积累的现金流,发展出了全地形车和割草机器人,似乎证明这条路可以走通。风险也在于每个细分赛道都可能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可能陷入泥潭,哪个都做不好。
八问未来会怎样?
我个人判断,非常看好。出发点两个:第一,在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站稳了脚,第二,出海是一片新天地,九号具有国际化品牌和管理国际化团队的经验。
最后,说两句春风动力。
有朋友留言,说你分析电动两轮不分析春风,文章不及格,似乎很有道理。不过,这也正好显示不看财务数据的盲区,春风动力的电动两轮发展迅猛,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25%,厉害,但是你要看下财务数据。
2025年上半年春风电动两轮卖了25万台,收入8.72亿,与九号上半年的68亿相比还是个baby,所以财务数据的重要性看出来吧。同理,目前我也不会把九号的全地形车单独拿出来分析,2024年营收9.76亿,看着不少,但是春风2024年全地形车营收72亿。
同时,春风电动两轮的成功,也说明了电动两轮差异化功能竞争的生态格局,只要愿意在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一样能在巨头林立的电动两轮市场中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大家一起服务消费者,一起舒舒服服赚钱。2015年李一男创办小牛开启的电动两轮差异化生态的时代红利依然强劲。
请读者留意,我不是推荐股票,只是借电动两轮行业的几家公司来说明财务分析的逻辑和方法。
会计是果,业务才是因。
财务分析的目的理解数据背后的商业驱动力。
你有什么见解,烦请留言告诉我。
本文是个人兴趣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留意。
我的新书:今年已经两本!
新书《故事的力量》京东当当均有,讲故事是AI时代的必备技能,需要签名版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
新书《简明财务分析》京东当当有售,需要签名版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
饶钢书籍:
之前读者告我《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正版买不到,我自己还有少量存书,如果需要,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新书《故事的力量》《简明财务分析》,如果需要签名版也欢迎联系微信。
1.
2.
3.
4.
5.
6.
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