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看世界】将放眼海外剧场不定期放送舞台上最新演出讯息 推荐最有才(yan)华(zhi)的戏剧人 我们的原则是:优秀导演拉一把 有趣剧目推一波 日新月异的舞台 日月将从此处升起
Sally Cookson
莎莉·库克森
戏剧导演、演员
![]()
莎莉·库克森 (Sally Cookson) 在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 (LAMDA) 接受培训,担任演员十年,并共同创立了布里斯托尔老维克青年剧院,之后开始从事自由导演生涯。
她凭借《怪物来敲门》(伦敦老维克剧院)荣获2019年奥利弗奖最佳家庭及娱乐作品奖,并凭借《彼得·潘》(国家剧院/布里斯托尔老维克剧院)、《海蒂·费瑟》(肯尼·瓦克斯制片公司)和《灰姑娘:一个童话》(烟草工厂剧院)获得奥利弗奖提名。她是新创剧团Papatango的董事。
执导作品包括:《怪物来敲门》(东京 Parco 剧院);莫娜·皮尔森的《德古拉:米娜的清算》(苏格兰国家剧院);布鲁克·塔特的《胎记》 (爱丁堡艺术节);摩根·马尔科姆·劳埃德的《艾米莉亚》 、布兰登·肯尼利的《特洛伊妇女》 、 《三只海鸥》(布里斯托尔老维克戏剧学校);根据 CS 刘易斯小说改编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利兹剧院、伦敦桥剧院和英国巡演);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 JM 巴里的《彼得·潘》(国家剧院/布里斯托尔老维克剧院);杰奎琳·威尔逊的《海蒂·羽毛》(肯尼·瓦克斯制片公司、约克公爵和杂耍剧院);费里尼的《大路》(肯尼·瓦克斯制片公司、另一个宫殿);威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玫瑰剧院);《灰姑娘——一个童话》(烟草厂剧院/另一座宫殿)、多迪·史密斯的《一百零一只斑点狗》(烟草厂剧院)以及为 Travelling Light 剧院制作的二十多部作品。
作为“小剧场出生”的导演,库克森并不拘泥于剧本进行创作,她的工作风格以研讨会为基础,旨在找到一种戏剧化地讲述故事的方式。
![]()
这种创作风格也让她得以将一系列最初看起来并不适合搬上舞台的小说和故事改编成戏剧作品。本期剧看,我们将聚焦于她的成名作《简爱》(Jane Eyre),看她如何将
1
从两个晚上到一个晚上
《简爱》是库克森的成名之作。这部剧原本是库克森受布里斯托老维克剧场而制作的小剧场版,由于篇幅原因在2014年首演时分成了两部分。
而后,这部剧受到英国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并且将两部剧合二为一。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非常成功,国家大剧院和布里斯托老维克剧院决定在2017年进行巡演。
![]()
Jane Eyre old vic版
photo from bristololdvic.org.uk
“小时候,我被电影里的浪漫情节所吸引。二十多岁时,我被其中的女权主义所吸引。如今,作为一个成熟女性,我被小说中个人的人权及其所赋予的分量所震撼。简从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要想茁壮成长,情感、精神和智力都需要滋养。而这些东西她自己并没有得到。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成长所需的基本需求。这正是我想要强调的。”
正如库克森自己对于《简爱》这部小说的理解也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她认为小说中的主题在当代依旧富有价值。因此,她将改编的重心放在对于主题的挖掘上,尝试用戏剧化的方式深入故事和人物的核心,并使其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
© Tristram Kenton
虽然库克森的创作方法看似十分简单,似乎只需要大家走进排练室就可以完成一部创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正式排练前,她与戏剧构作迈克·埃克斯密切合作,并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我们决定了哪些角色可以加入,哪些角色可以退出,并且一致同意我们的版本应该着重展现小说中成长的元素。我们确定了场景的顺序。我们没有对白,但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标题。在排练中,演员们可以自由即兴发挥,根据场景中需要发生的事情进行表演。如果只是照搬书中的对白,会感觉沉闷乏味;你必须通过即兴创作来找到语言。”
通过这种方式,书中的对话和对白都以高度自由化的方式进行改编,可以说库克森从最初的构作开始就有意弱化《简爱》这部作品自带的“文字化”属性,转而将重心放在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绪、状态和主题,最后呈现出一个“狂野、精彩、惊险”的戏剧版简爱。
2
从年代外壳到现代内核
“尽管有很多人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中,贡献着他们的想法,但整个制作必须具有凝聚力——布景设计、音乐、表演风格、服装都必须相得益彰——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一点。”
尽管库克森对于演员的台词和表演预留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在布景和服装上她则在第一次排练前就已经设计完全。由于没有剧本,舞台设计师通过阅读原著并了解库克森的意图设计出这个“木质游乐园”。
![]()
© Tristram Kenton
不管是在老维克还是在国家大剧院以及之后的巡演,《简爱》的舞台设计都趋向简约。这足以证明简约的布景是库克森创作时非常明确的审美选择。
“我不想让它看起来像一部明显的时代剧,布景也过于刻板。我不希望逼真的布景和时代服装扼杀故事的精髓和魅力。我记得当时想:让我们从一个空白的地方开始,然后添加一些元素,让它感觉像一座老房子。”
舞台布景是由平台、坡道和梯子组成的木质结构,这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它极简主义的简洁风格为演员们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展现了简从孩童成长为独立女性过程中所经历的身心挣扎。
![]()
© BrinkhoffMögenburg
乐队被安排在舞台中央——在排练时,库克森用音乐替代部分独白,使之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作曲家本吉·鲍尔运用多种音乐风格,包括民谣、爵士乐、圣乐、管弦乐和流行乐,来营造简所栖居的世界。
在早期介入的布景设计一方面确保了舞台审美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排练的时间让演员更好地掌控演出的视觉和音效。
在《简爱》中,几乎只有服装保留了部分带有年代感的写实因素,其余的视觉则在早期就确立下极简主义的当代风格。这一审美选择打破了观众对于这部经典著作的刻板影响,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女主角简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成长中去。
3
从文字到肢体
正如目前互联网上很风靡的穿搭指南——“上身基础,下身就不基础款”,库克森在2015年就深谙其道。极简风格的舞台布景并没有把整部剧都引向简约,库克森在肢体演绎上下足了功夫。
在《简爱》中,肢体在环境塑造、情绪外化和场景切换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有限的舞台道具,库克森用精确的肢体互动打造出舞台叙事的核心语言。
![]()
©Dan Norman
仅通过演员肢体,库克森就可以绘声绘色地塑造出简在荒原中奔跑的情形——群演弯腰迎面而来,手臂如疾风般挥舞,布料在空中猎猎作响,伴随着急促的呼吸与踏地声,将荒原的寒风、阻力与孤绝感一齐推向观众。
仅通过演员肢体,库克森就可以让观众看见孤立与压迫的重量——群演缓缓收紧半圆阵形,挺直脊背将简逼退到舞台一角,仿佛墙壁从四面合拢。
仅通过演员肢体,库克森就可以让观众感到一段漫长旅程的颠簸——演员们化身马匹与车轮,节奏性的跺脚与摆动带着简从一地驶向另一地。
![]()
© Manuel Harlan
库克森认为,不必非要昂贵的音响、灯光或布景——只需一些简单的物件,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运用即可。而在《简爱》中,这种想象力则体现在肢体的丰富性上。当简穿着束胸衣艰难地爬上舞台上倾斜的梯子时,不需要写实际的布景,观众仍能感同身受。
*bristololdvic.org.uk
fairypoweredproductions.com
www.nationaltheatre.org.uk
搜集整理:Harp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