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2021-2025年制造业PMI指数(%)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2022年全球疫情反复、地缘冲突升级,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飙升(如能源、金属价格上涨),同时出口订单受阻,内外需双弱拖累PMI下行。2023年后,外部环境虽有缓和,但海外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对制造业的拉动有限,制约PMI持续扩张。
2023年“稳增长”政策发力(如基建投资加速、制造业税费优惠),刺激企业生产与订单回升,推动PMI短期冲高。但随着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叠加房地产等关联行业调整,内需恢复节奏放缓,PMI回归弱稳。
2025年制造业PMI指数显示出制造业发展处于一种相对均衡、但增长动力不足的状态。进入下半年后,PMI指数出现了下滑趋势,一些月份跌破荣枯线,这意味着制造业扩张步伐放缓,甚至在部分时段内出现了收缩情况。可能的原因包括外部需求减弱,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导致出口订单减少;国内需求恢复动力不足,使得制造业企业的产品销售面临压力,进而影响生产和采购活动。2025年高耗能行业景气度继续回稳,而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景气度明显回落,消费品制造业PMI降至49.5%,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当PMI指数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收缩状态,企业会减少生产规模、降低开工率,甚至停产或减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天然气的需求就会降低,导致天然气消费量下滑。例如,一些钢铁企业在PMI指数走低、市场需求不足时,会减少高炉的开工时间,天然气用于高炉加热的量也会随之减少。
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亿方,同比降0.9%,6月中旬开始恢复
图2 中国天然气日均消费量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②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直接影响了工业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制造业、化工业等用气大户面临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的困境,以化工行业为例,由于下游产品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被迫降低开工率,使得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与燃料的使用量大幅减少。
②订单减少,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积极下调生产成本,天然气价格缺乏竞争力。对于价格敏感型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在成本压力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替代能源,如生物制及煤炭抑制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
从日均消费量来看,4-5月同比下降,而6月增幅恢复至2%。主要用能领域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和钢铁行业用气量同比为正增长,增幅分别为14%和4%。陶瓷、玻璃、纺织行业用气量同比下降11%-16%,传统制造业表现较差,是天然气消费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与制造业PMI指数形成正相关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