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王震,名扬四海,其人有几大特征:
一是生得浓眉大眼,胡子生长速度很快,因此便有了王胡子之称;
二是其人善于军事,在抗日战场上连战连捷,其旅部被称为百战百胜的铁军;
三是王震善于开荒拓土,种起农田也是一把好手,抗战时开拓陕甘宁,建国后开垦大新疆。
![]()
红军时期的王震
王震本是长沙一名铁路工人,接触共产主义后,逐渐开展兵运工作,虽没怎么念过书,但自学能力强,加入红军后,便是部队里的一把好手,受到贺龙等首长的赏识,中央苏区反围剿,王震战功无数。
在1933年,王震与敌决战九渡冲,率领战士直插敌后方山崖,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此战歼敌数百,俘敌数千,成了当时红二、六军团的一段佳话,军委直接称赞此战为湘赣省空前的大胜利。
![]()
此战后,萧克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而王震则为政委,十万坪一战,王震歼敌三千余人,为红二、六军团会师拿下首胜,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功建立,王震贡献卓越,长征中,王震意志坚定,抵抗张国焘的腐朽思想,领导部队成功抵达甘肃,使得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
抗日时期的王震
抗日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大部分改编为八路军一二零师,而王震则是主力旅三五九旅的旅长,抗战初,王震率部连战连捷,攻忻口,拿宁武,克杏嘴,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彭老总都忍不住称赞王震:“他王胡子正是一员猛将!”
![]()
抗战陷入胶着状态,国民政府克扣八路军粮饷,为使部队不饿肚子,八路军只有自给自足,打仗时拿枪,不打仗时拿锄头,王震践行总部指挥,在南泥湾一带开垦屯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硬是把一座座荒山开辟成农田,被中央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
抗战末期,为扩大抗战根据地,完成战略部署,中央指示王震率部南下,王震率部与敌周旋,冲破敌军重重关卡,途径八个省,跋涉两万余里,返回延安时,毛主席等惊叹不已,说:“你王震完成了第二个长征的壮举!”
解放时期的王震
八路军改编为解放军时,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张宗逊为副司令,而王震为第二纵队司令,在青化砭、蟠龙镇等地与胡宗南交手三次,三战三捷,解放战争末年,王震主动进军新疆,促使大西北等省份和平解放。
![]()
建国后的王震
新中国成立初,王震主政新疆,当时的新疆一穷二白,土地贫瘠不说,其环境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为促使新疆自给自足,王震受军委所托,部队摇身一变,成为开垦新疆的兵团,几年间,变出数百亩田,棉花、甜菜等应有尽有,不仅如此,还在新疆建立起了钢铁、纺织、煤矿等诸多产业。
保存至今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由王震将军一手建立而成,1954年,中央又把建设铁路的任务交给了王震,因为王震几十年前做过铁路工人,对此有些了解,加之他开垦新疆如此成功,搭建铁路也不在话下,于是王震便成了铁道兵司令员。
![]()
王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辞辛劳,硬是用九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七百多公里的铁路,成为中外铁路史上的一段奇迹,由于功勋卓越,1955年,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次年,又委任王震为农垦部部长,量才使用。
建国初的十余年,我国的农业经济振兴,王震贡献卓越,即便1993年病逝了,王震将军还捐赠了自己的眼角膜,为中国做出最后一份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