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叔去年秋天种玉米,想着赶在霜降前收完,结果提前十天收割,玉米粒又干又瘪,一亩地少赚三百块。其实玉米收割时间差几天,产量能差一成多。玉米从授粉到成熟要四五十天,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收早了收晚了都影响收成。
玉米灌浆的时候像小孩长身体,刚开始是软软的,能挤出白浆,这时候收玉米,水分太多晒不干,卖不上价。再过两周,玉米粒变硬,但颜色还没完全变黄,叶子还是绿的,这时候收能保本,但还不够好。等玉米粒完全硬了,籽粒和玉米棒之间出现黑线,这才是最佳收割期。
乳熟期收玉米,一亩能减产一到两成。因为玉米还在长,叶子和根部的营养都往玉米粒里送,这时候割了,营养没攒够。而且早收的玉米晒不干,运输时容易坏,卖的时候压价严重。有农户为了赶着种麦子,提前收割,结果玉米水分太高,烘干费比赚的还多。
完熟期的玉米粒能捏不碎,颜色也定型了,这时候收产量最高。但要是拖太晚,玉米秆容易被风吹倒,或者被鸟吃掉。去年东北有农户等到霜降后收玉米,结果夜里下霜,玉米粒冻裂了,损失更大。
判断玉米该不该收,得看三个地方。先数玉米秆上的绿叶,要是只剩三四片了,说明叶子快枯了,该收了。再看玉米粒,剥开苞叶,要是玉米粒摸着硬邦邦的,颜色均匀,说明成熟了。最关键的要看玉米粒和玉米棒连接处有没有黑线,黑线没了才能收。
不同地方收玉米的时间不一样。南方温度高,玉米成熟得快,九月中旬就能收;北方天冷得早,得等到十月初。要是下茬要种小麦,得根据播种时间调整收割期。有农户为了抢种,提前收割,结果玉米卖低价,小麦也因为地没整好减产。
现在有些地方用收割机直接收玉米粒,但得等玉米再干十天左右。要是水分太高,收割机容易把玉米粒压碎,损耗能到两成。去年村里新买的机器,因为提前收玉米,光修机器就花了一万多。
有些地方推广晚收技术,能多收一成玉米,但需要抗倒伏的品种。比如用新种子,玉米秆粗壮,不容易被风吹倒。不过新种子贵,得看补贴政策。
玉米收割时间差几天,收成能差好几百。乳熟期收损失大,完熟期收产量高,但得防倒伏。农户得根据自己地里的情况,看叶子、看玉米粒,再结合天气和下茬作物安排,才能把玉米卖个好价钱。
要是玉米秆还绿着,叶子多,那就再等等。要是叶子黄了,黑线没了,赶紧收。别看网上有人说早收晚收都行,实际差别大了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