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海归是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
可是随着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出现断崖式下滑,赴美留学生数量甚至跌到了十年前,骤降了将近九成。相比之下,回国人数暴涨。
![]()
对于这样的情况,2024年8月媒体报道,不少美国专家表示,中国留学生才华横溢,对美国的科研事业至关重要,美国离不开这些中国留学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变化,不少学生会追寻一些留学体验。而美国是很多家庭的选择,不过《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提到中国留学生人数在美国出现了明显下滑。
2022至2023学年,中国在美高校就读学生总数约为28.9万,跌至自2013至2014学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2019至2020学年的37.2万人,短短几年内缩水近四分之一。
![]()
而留学生归国情况出现暴涨,从2002年的14%提高到2019年的80%以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而这一转变并非偶然。
![]()
也就是说,靠薪资回本留学成本的时间显著拉长。要知道,读完一个三年制学位,过去可能工作5年多就能平衡支出,现在却得要8年以上。
中国现在高校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企业与用人单位不再盲目推崇洋学历,而是更关注实际能力与专业匹配。
![]()
金融、科技等热门行业,对留学背景的偏好已不明显,留学生的光环正在慢慢黯淡。不难看出,理性选择正取代盲目出国。
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开始权衡投入与回报,而不是一味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不过,留学生数量下降还有着三重原因,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留学美国,曾经是许多优秀学子的首选,但近几年这条路似乎越来越不好走。
美国大学的学费持续攀升,据统计,近二十年来公立大学学费平均上涨170%以上,私立院校虽然基数高,涨幅也达到144%。
![]()
到2022年,私立大学年均学费已突破4万美元,而顶尖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五年内的学费增幅均超过15%,部分甚至超过20%。
如今,在美国读一年书,学费加生活费轻松超过6万美元,对中产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
不仅如此,生活成本也在上涨。受全球疫情和国际局势波动影响,欧美多国出现明显通胀,日常开支水涨船高,让留学生的预算更加吃紧,更关键的是政策和舆论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趋于严格,拒签率大幅上升,2023年,有超过25万国际学生被拒签,拒签比例高达36%,而八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15%。
![]()
不少攻读高科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曾在入境时遭到盘查甚至遣返。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这种严苛审查像一把双刃剑,虽然意在所谓安全管控,结果却可能让人才却步。
有学生就因为担心政策不稳定,转而申请其他国家或改选社科商科类项目。政治氛围的影响,可见一斑。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中国学生选择减少赴美不是没有理由的。
![]()
那么,美国学界为何如此紧张?
![]()
中国学生为美国的科研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声音,在美国学术界和媒体中并不少见。事实的确如此,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群体,长期以来是美国高校科研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工程、计算机、数学、物理等众多关键领域,中国学生的参与度和成果贡献有目共睹。
![]()
根据美媒2023年的报道可以看到,过去三年中国留学生数量有所减少,仅仅只有289526人,达到近十年来最低数值。
一些美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甚至减少了将近89%左右。尽管中国留学生数量下降,他们仍构成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
![]()
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政治学助理教授RoryTruex指出,很多中国学生感到自己在美国不再被欢迎,甚至被标签为潜在威胁。
这种氛围不仅伤害学生个人,也在损害美国的科研竞争力。美国专家担心,如果中国高端人才持续流失,美国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将面临人才短缺,长远来看会削弱其创新潜力。
![]()
其实这种依赖并非单向,中国学生通过留学拓宽视野、接触前沿知识,回国后也为本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但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学生的减少的确是一个警示信号。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竞争本质上是开放性与吸引力的竞争。一旦政策收紧、环境不再友好,再好的科研平台也可能失去光芒。
![]()
看起来,美国似乎也意识到“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那么,未来的留学趋势又会如何演变?
在赴美留学热度下降,中国学生并没有停止国际求学的脚步,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传统留学目的地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依然受欢迎,但新兴地区也逐渐崭露头角。
![]()
亚洲范围内,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等地因为文化相近、费用较低、安全性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备选。
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瑞士、荷兰等,凭借扎实的教育体系和性价比,吸引力也在上升。《2025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显示,如今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更加多元。
![]()
美国虽然仍在主要目的地之列,但首次跌出最热门前三,排名在英国、新加坡和加拿大之后。
这说明,学生和家长们正在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留学,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而不再盲目崇尚某一个国家。
![]()
留学顾问也透露,很多家庭现在会同时申请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
有原本计划赴美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提供高额奖学金的香港高校。还有更多人采取多国联申策略,手握多个offer再最终决定。
![]()
可以看出,留学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成熟和自主的时代。每个学生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径,而不是随大流。
这种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家庭国际视野的提升与自信的回归。
![]()
![]()
回过头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幅减少,也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肯定。虽然有经济成本与政策环境的现实考量塑。可是它说明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正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而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也必然为国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
不过,美国学界对中国学生的挽留式发声,也提醒我们,人才永远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真正有竞争力的国家,往往也是最开放和最包容的。
不管选择去哪里求学,是否留学,最终目的都应是成长与创造。也许,未来的教育图景中,去哪里不再重要,成为谁才是真正的核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