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新技术浪潮重塑传统专业 复合型人才成机械类专业就业“新宠”

0
分享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雷

今年是刘志兵进入机械领域的第29年。作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一名教授,教学之余,去企业成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个月四五次吧”。

经常与企业沟通,他发现,企业不光越来越喜欢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还希望这个人才是“多面手”,“一个人要做很多任务,就像踢足球一样,擅长踢中场的,后卫受伤了,也能顶到后卫的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刘志兵坦言,传统教学需要变革。他们正努力将学生打造成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环境,“企业有工程场景,学校教学资源比较发达,这是互补的关系”。

机械类专业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小到手机里一个精密小齿轮、电动牙刷的振动马达,大到汽车、飞机、挖掘机、工厂里的机器人手臂,甚至人造心脏瓣膜,都得有人画图纸、算尺寸、选材料。在新技术“风起云涌”的当下,这样一个“百搭”专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给就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有哪些新的用人需求?学生应如何提升自己?

招聘风向改变,跨界人才吃香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岳彩旭也经常到企业去。

8月初,他去了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分厂。“他们有个刀具刀柄原来是铸铁的,现在要减重。我们提供方案,变成碳纤维的。”

像这样需要提供新材料、新工艺解决方案的减重需求,是岳彩旭近年来感受到企业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他坦言,“得跟上节奏”,因为就业环境已经变了,高校必须调整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融入职场。

本硕博均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岳彩旭,已经在机械领域“摸爬滚打”22年了。小时候在山东聊城农村长大的他,向记者回忆,“当时感觉拖拉机或者小汽车太神奇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械类专业的变化多次刷新他的认知。

岳彩旭说,现在有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控制,还要掌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刘检华表示,现代机械类人才正从“单一技能操作者”进化为“跨域融合创新者”。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既能扎根机械工程的底层逻辑,又能灵活嫁接新技术工具,在快速变化的产业场景中创造增量价值,“要适应企业的用人变化”。

正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多位高校教师所言,企业这两年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呈现复合化趋势。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对机械类专业大类下的新兴专业,比如与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相关的专业越发感兴趣。

8月上旬的一个下午,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一个大车间。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组组长孙浩然说,这是他们正在建设中的一个智能化车间。建成后,将上线焊接机器人。随后,记者来到另外两个车间,看到了自动导向搬运车和六轴工业机器人。

为了满足公司需求,孙浩然说,他们需要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传统专业功底,也要具备把机械和控制等新技术结合到一起的能力。

这一点,在该公司校招中有所体现:2025年校招,该公司一共录用120名大学生。其中,机械类专业占比接近30%,比例最高。在这30%中,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超过一半。

不仅是孙浩然所在公司有这样的人才需求,智联招聘前不久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制造业企业普遍渴求机器人技术人才。

报告分析认为,从产业转型层面看,当前制造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时期,企业需要引入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推动着企业对机器人领域人才的需求增长。从技术层面剖析,机器人在硬件技术、结构设计等方面,与传统机械、汽车等产业的硬件研发存在诸多相通之处。这赋予了传统制造行业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时的独特优势。

与国有大型制造业企业相比,一些民营企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步伐更快。

以美的集团为例,据公开报道,其位于广东顺德的洗碗机工厂、微波炉工厂,已经趋向于“无人工厂”。各类智能化设备可以自动锻造、组装零部件和整机。

孙浩然对民营企业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也有所了解。他觉得,虽然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对人才需求不同,但“机械+新技术”这一趋势是相同的。

新一代机械工程师迎接新挑战

伴随企业用人需求的改变,身在其中的员工有自己的体会。

2020年12月,从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的赵泽民,进入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专家。

这几年,赵泽民明显感觉到,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招聘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机械类专业学生。

“我原先以为机械工程师是一个需要细心、耐心、有专业能力的技术职位。但几年下来发现,这是一个需要协调多方、兼备管理能力的职位。想要干好,还得有融合其他学科的能力。”赵泽民说。

他还发现,这几年,公司对自研课题的投入“明显增长”。而且,这些课题越来越关注新技术与传统机械融合。“我们本身不会去研究这种前沿技术,我们更希望把它用在生产一线,比如数字孪生。”

王静涛今年刚刚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目前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工作。学了7年机械类知识的他,本来认为自己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工作后,他感觉在单位和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很多东西不一样。

“不少人认为我们在新技术使用方面相对保守。”王静涛说,可实际上,他们在工作中用到了很多像人工智能、仿真等新技术。

上大学时,对仿真知识学习不多的他,正在看单位师傅给的经典案例,补齐短板。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张睿,今年也刚刚硕士毕业,目前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作。入职不久的他,在人力资源部轮岗。看了一些应聘者的简历,他发现,复合型人才成了“首选目标”。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热,他们想要招聘机械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相互融合的人才。

大多数学生是走上工作岗位,才逐渐知道自己欠缺哪些能力。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参加比赛,已提前感受到“一手”信息。

开学就上大四的刘宇翔,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因为对机器人感兴趣,大二时,她便加入了机器人社团。这两年,她参加了不少校内外比赛。她说,现在很多制造类企业都上了机器人,提前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以后就业有帮助。

8月初,一家大型无人机公司通过刘宇翔之前参加比赛的主办方联系到她,希望她到公司实习,职位是机械工程师助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与机械类相关的大学生赛事不少,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赛事之一。这项赛事自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11届。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演变趋势也清晰反映了我国机械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方向和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赛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结构设计比拼,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评价标准,而是强调机械作为载体,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进行深度融合。在其近两年的参赛须知中,更是明确提出,提倡采用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

新技能开路,“老手艺”压舱

面对企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不少高校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

岳彩旭介绍,他们这两年对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增加了一些新技术类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也对课程进行了调整。该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管帅华介绍,学校通过开设小而精的微专业、微课程,如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限制,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这不光是针对机械类专业的,是面向全校学生的。”

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少高校都更新了设备。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增加了高端制造、无人系统等领域的装备;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投入800多万元,搭建了面向学生的智能生产线,更新了智能液压控制教学仪器。

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受访专家表示,“老手艺”不能丢。

“我觉得基础就是基础,比如说机械制图,生产再智能也改变不了它的地位。”岳彩旭将机械制图视为机械人之间的共同语言,他认为这种“语言”是基础中的基础。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侯磊也认同这一观点。

她回忆,该校机械类专业第一批前往某公司工作的学生,收到了企业的“负面”反馈——学生机械类知识不够扎实。侯磊说,收到反馈后,学校马上调整了课程,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从2021年开始,该校面向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展“制图大作业”活动:在大一上学期期末,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制图,然后评比。“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老师也好给建议。”侯磊说。

新技术快速发展,“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已成为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否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冲击?

岳彩旭坦言,“挑战比较大”。但他同时也表示,无须过于担心。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是一个过程,只有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打造“无人工厂”,大多数工厂可能并不会完全转到“无人”。

制造业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时,也会创造新岗位。“智能产线的维护、搭建、运营,同样需要机械类人才。”岳彩旭说。

“我们培养的人才基本在一线工作。”侯磊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工厂”不断涌现,一线岗位少了,自然会倒逼教学改革,以适应就业环境。目前,学校正在向服务低空经济转型。据了解,该校已和黑龙江凯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建产业学院。

刘检华也认为无须过于担忧。“在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这类专业将成为支撑工业社会和智能制造时代发展的基础人才底盘。”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房价真要到1万时代?回龙观2个月不见135万?

北京房价真要到1万时代?回龙观2个月不见135万?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9 10:24:27
731刚上映半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有人竟然用实验室干净来攻击

731刚上映半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有人竟然用实验室干净来攻击

花心电影
2025-09-18 12:48:17
上海“臭餐”供应商前科累累,为何垄断500多所?背后还藏一影子

上海“臭餐”供应商前科累累,为何垄断500多所?背后还藏一影子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9 11:11:40
多地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

多地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

澎湃新闻
2025-09-18 10:04:08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大洛杉矶LA
2025-09-19 06:28:48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了结果,我们也累了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了结果,我们也累了

红星新闻
2025-09-19 13:53:13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08 23:20:45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通文知史
2025-09-18 12:50:07
王祉怡1-2惨遭韩国选手金佳恩逆转,无缘中国赛女单四强

王祉怡1-2惨遭韩国选手金佳恩逆转,无缘中国赛女单四强

懂球帝
2025-09-19 13:53:27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梦飞故事会
2024-08-03 21:13:29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深度报
2025-09-18 22:47:16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被排挤打压,郑丽文若败选将另择新枝!

被排挤打压,郑丽文若败选将另择新枝!

观星赏月
2025-09-19 12:03:16
内塔尼亚胡摊牌了,放话要反击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内塔尼亚胡摊牌了,放话要反击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阿柒的讯
2025-09-19 11:07:11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为何很多割让外国的土地都被收回,唯独被俄国抢走的土地要不回来

为何很多割让外国的土地都被收回,唯独被俄国抢走的土地要不回来

芳芳历史烩
2025-09-18 08:27:19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以茶带书
2025-09-18 18:13:16
山东三市最新人事任免,涉副区长等

山东三市最新人事任免,涉副区长等

中国山东网
2025-09-19 12:46:32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16:13
在编教师铁饭碗没了

在编教师铁饭碗没了

谭谈投研
2025-09-17 21:22:07
2025-09-19 14:27:00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292039文章数 117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考研报名:多地明确禁用海马体证件照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鸣潮》官方整活 新角色尤诺曾在2.6版本前消失

亲子要闻

这些育儿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