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有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名叫林三。他做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还雕花精美,镇上大户人家都爱请他做工。这日,林三接了个大活——为镇东头的富商赵老爷打造一套新婚家具,工期紧,他便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就赶往赵家。
深秋清晨,寒风萧瑟,街上行人稀少。林三搓着手快步走着,忽见街角蜷缩着一个身影,走近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花白头发散乱,正瑟瑟发抖。
林三心生怜悯,停下脚步问道:“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怎么睡在这里?”
老乞丐抬起头,脸上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却异常清明。他颤声道:“好心人,老汉我已三天没吃一口热食了...”
林三摸了摸怀里,原本带着当作午饭的三个肉包子还热乎着。他毫不犹豫地掏出来,递到老乞丐手中:“快趁热吃了吧,暖暖身子。”
老乞丐眼睛一亮,接过包子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他抹了抹嘴,突然压低声音道:“好心有好报。老汉我瞧你面善,送你一句话——今夜无论如何,务必爬上房梁睡觉,切记切记!”
林三一愣,正要问个明白,老乞丐却已起身,拄着根破竹竿,蹒跚着转入小巷不见了踪影。林三摇摇头,只当是乞丐说的胡话,继续赶往赵家。
赵家是青山镇首富,宅院深深。赵老爷亲自带林三到后院一间空房,道:“林师傅,这是给你暂住的屋子,工具木材都已备好,你就安心在此做工。”
林三打量这房间,宽敞整洁,梁柱粗壮,倒是处好住所。他谢过赵老爷,便开始忙碌起来。
一日劳作,林三手艺娴熟,已做好一张椅子的雏形。傍晚时分,赵家仆人送来饭菜,颇为丰盛。林三吃得心满意足,收拾妥当后便准备歇息。
正要宽衣上床,忽想起早晨那老乞丐的话——“务必爬上房梁睡觉”。他抬头看了看房梁,离地约有一丈多高,爬上去睡实在不便。
“定是乞丐胡说,哪有好好床不睡睡房梁的道理。”林三自语着,吹熄油灯,躺倒在床。
不知过了多久,林三在半梦半醒间,忽听房门“吱呀”一声轻响,似乎被人推开了。他睡意正浓,以为是风吹的,并未在意。
接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渐渐靠近床边。林三这才警觉起来,眯眼一看,黑暗中竟有个黑影立在床前,手中似乎握着什么明晃晃的东西!
林三吓得睡意全无,却不敢动弹,只能继续装睡。那黑影在床前站了片刻,突然举起了手中的东西——竟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说时迟那时快,林三猛地往床里一滚,只听“噗”一声,匕首深深扎入他刚才躺的位置。黑影见状,似乎愣了一下。
林三趁机大喊:“有刺客!”同时摸到床边的斧头——这是他白日做工用的工具。
黑影见行迹败露,转身就跑。林三跳下床追赶,却见那人身手敏捷,转眼已冲出房门,消失在夜色中。
赵家众人被惊醒,举着火把赶来。赵老爷见林三房中情形,大惊失色:“林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林三将经过说了,众人查看床铺,那把匕首仍插在床头,刀身全部没入,可见用力之猛。若不是林三及时躲开,定然毙命当场。
赵老爷脸色铁青,令家丁四处搜查,却再无那黑影踪迹。他歉然对林三道:“林师傅受惊了,是我家防护不周。明日我必报官查办。”
众人散去后,林三却再也睡不着。他点上油灯,仔细查看那匕首——精钢打造,柄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显然价值不菲,绝非寻常歹徒所用。
更让林三心惊的是,他突然想起老乞丐的警告。若不是那话让他留了个心眼,在听到门响时就已警觉,恐怕此刻早已命丧黄泉!
“那老乞丐绝非普通人!”林三暗忖,“他怎知我今夜有难?”
后半夜,林三不敢再睡床上,果真爬上了房梁。他在梁上铺了条薄毯,勉强歇息,却是一夜无眠。
次日,官府派人来查,但除了那把匕首,再无其他线索。赵老爷为表歉意,给林三加了工钱,又增派护院夜间巡逻。
林三继续做工,心里却始终想着那老乞丐。完工那日,他特意到遇见老乞丐的地方寻找,却一无所获。问及附近居民,都说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老乞丐。
时光飞逝,转眼三个月过去。林三已完成赵家的活计,结清了工钱,准备次日返乡。赵老爷设宴款待,席间忽然道:“林师傅手艺精湛,我有一事相求。城西有处我的别院,年久失修,梁柱有些腐朽。想请师傅前去看看,能否修缮?”
林三本想推辞,但赵老爷出价丰厚,加之他心生好奇——那别院究竟何等模样,让赵老爷如此重视?于是便应承下来。
次日,赵老爷亲自带林三前往城西别院。那是一座颇为古旧的宅子,虽然规模不小,却显然久未住人,门前荒草萋萋。
进入宅内,林三专业眼光一扫,便看出问题:“赵老爷,这几根梁柱确实腐朽严重,需得更换才行。”
赵老爷点头:“那就劳烦林师傅了。这宅子虽旧,却是我赵家祖产,不忍见它颓败。”说着,他指向后院:“那里还有些老旧家具,师傅若觉得有用,不妨拿去。”
林三到后院查看,果然堆着些破旧家具。他翻看片刻,忽然被一口木箱吸引。那箱子样式普通,却用料讲究,是上好的紫檀木,锁具已被撬坏。
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些书信账本。林三本不想窥人隐私,但一阵风吹来,掀开几页纸,上面赫然写着“盐引”、“私运”等字眼!
林三心中一惊。盐引是官府发放的食盐专卖凭证,私运食盐可是重罪!他仔细翻看,这些账本记录了一笔笔食盐交易,数额巨大,显然不是正当生意。
更让林三震惊的是,账本最后几页,记录着数年前一桩事故:一艘运盐船只在青河沉没,船工李大山溺亡,其家眷获赔白银五十两。签字画押的,竟是赵老爷!
李大山...这名字好生耳熟。林三猛然想起,镇上有个寡妇李氏,丈夫数年前在赵家货船上做工时溺亡,留下她与一双儿女艰难度日。那丈夫的名字,正是李大山!
林三心跳加速。他继续翻看,在箱底发现一封泛黄书信,是李大山写给他兄弟的,信中道:“赵老爷命我等夜间行船,装载不明货物,心甚不安...若有不测,恐非偶然...”
一切豁然开朗!赵老爷借货运之名私运食盐,李大山可能发现了真相,被灭口伪装成事故!而这些账本,就是赵老爷的罪证!
林三突然想起那夜的刺杀。那匕首价值不菲,绝非寻常盗匪所有。莫非是赵老爷派的人?因为他可能发现了什么秘密?
但林三转念一想,自己那时刚来赵家,什么都不知道,赵老爷为何要杀他?
正当林三沉思之际,忽听门外有脚步声。他急忙将账本塞回箱子,假装整理家具。
进来的是赵家管家,笑呵呵道:“林师傅,老爷让我来看看你可需要帮忙?”
林三镇定道:“不必了,这些旧家具都腐朽了,没什么可用之材。”
管家眼神闪烁地看了看那口紫檀木箱,又道:“这箱子倒是结实,师傅要不带走?”
林三摆手:“不必了,我行李已多,带不动了。”
管家点点头,寒暄几句便离开了。林三却感到一丝不安——那管家的眼神,分明在试探什么!
当晚,林三住在别院客房。想起上次的经历,他不敢大意,仔细检查了房门窗牖,决定还是睡在房梁上。
夜深人静,林三在房梁上半睡半醒。约莫三更时分,忽听门外有轻微响动。他立刻警醒,屏息静听。
房门被轻轻推开,两个黑影溜了进来,手中钢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他们径直扑向床边,对着被褥乱砍数刀,才发现床上无人!
“人呢?”一人低声道。
“搜!他肯定在这里!”另一人回答。
林三在梁上心惊肉跳——这又是来杀他的!
两个黑影在房中搜寻,眼看就要抬头看向房梁。突然,窗外飞进几枚石子,精准地打在两个刺客身上。他们惨叫一声,倒地不起。
紧接着,一个身影跃窗而入,身手矫健。他点燃火折子,照亮房间——竟是那个老乞丐!
“老人家!”林三惊喜道,忙从梁上爬下。
老乞丐笑道:“上次叫你睡房梁,果然救你一命。这次又听老汉的话了?”
林三连连点头:“多谢老人家两次相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乞丐指着地上昏迷的刺客:“这些都是赵老爷派来的。你白日发现了他的秘密,他岂能留你活口?”
林三震惊:“您怎么知道?”
老乞丐长叹一声:“因为李大山是我侄儿。”
原来,老乞丐本名李远山,曾是江湖上有名的侠盗,金盆洗手后隐居乡间。数年前,侄儿李大山在赵家货船上做工,突然溺亡。李远山觉得事有蹊跷,暗中调查,发现赵老爷私运食盐的勾当,怀疑大山是因发现秘密而被灭口。
这些年来,李远山扮作乞丐,暗中收集赵老爷的罪证。那日见林三心善,赠他包子,知是好人,又看出林三即将卷入此事,故出言提醒。
“那晚在赵家,刺客也是赵老爷所派?”林三问。
李远山点头:“赵老爷生性多疑,对陌生人格外警惕。他请木匠做工是假,试探你是否为查案而来是真。那刺客本就是要给你一个警告,若你知难而退便罢,若继续追查,就要下毒手。”
林三恍然大悟:“所以那匕首如此贵重,是赵老爷的家徽匕首,故意留下以示警告?”
“正是。”李远山道,“今日你发现账本,赵老爷已知你看到秘密,故派杀手来灭口。”
林三愤然道:“这赵老爷真是恶贯满盈!我们这就报官去!”
李远山却摇头:“赵老爷在官府中有眼线,我们需得从长计议。”
二人商议至天明。李远山早有准备,已联系了被赵老爷害过的苦主,包括李大山的遗孀李氏。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扳倒赵老爷。
三日后,赵老爷正在家中宴请知县,忽见林三求见。赵老爷心中一惊,表面却镇定自若,让人传林三进来。
林三进门,拱手道:“赵老爷,别院的梁柱已修缮完毕,特来复命。”
赵老爷眯起眼睛:“有劳林师傅了。工钱可结清了?”
林三笑道:“工钱是结清了,只是有一事不明。别院那口紫檀木箱中的账本,记录着盐引私运之事,不知赵老爷可晓得?”
赵老爷脸色顿变,强装镇定:“什么账本?老夫不知你说什么!”
这时,李远山带着李氏及一众苦主闯入厅堂。李远山朗声道:“赵老爷,你还认得我吗?李大山的大伯!这些年来,你私运食盐,害人性命,今日就是你的报应之日!”
知县大惊:“这是怎么回事?”
李远山掏出账本:“大人明鉴!这是赵老爷私运食盐的罪证!数年前,他还害死我侄儿李大山,伪装成事故!”
赵老爷勃然大怒:“胡说八道!你们这是诬告!”说着就要抢账本。
就在这时,林三突然道:“赵老爷,那夜在你家,刺杀我的人用的是你的家徽匕首吧?我已将那匕首交给江湖朋友保管。若我今日有何不测,他自会呈交官府!”
赵老爷顿时面色惨白。原来那日他派刺客警告林三,故意留下家徽匕首,以为林三会害怕而退缩,没想到反成了罪证。
知县见情况不对,忙令衙役控制住赵老爷,仔细翻阅账本后,勃然大怒:“赵员外,你竟敢私运食盐,害人性命!来人啊,将他拿下!”
赵老爷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后来,经官府查实,赵老爷不仅私运食盐,还涉及多条人命案件,被判处极刑。赵家财产尽数充公,部分赔偿给受害家属。
林三因揭发有功,获官府赏银。他将大部分银两赠予李氏一家,助他们渡过难关。
李远山终于为侄儿讨回公道,卸下心中重担。他欣赏林三的为人和手艺,将一身技艺传授给林三,包括木匠手艺中的许多绝活。
林三学成后,手艺更加精湛,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大师。但他始终保持着善良之心,经常帮助穷苦人家,在青山镇传为美谈。
而那个关于“木匠送乞丐三个肉包,乞丐救木匠一命”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善有善报”的佳话。
每当有人问起林三那段经历,他总是笑着说:“莫因善小而不为。三个肉包换一条性命,这可是我最划算的买卖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