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铁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运营里程近2600公里,高铁密度全国领先。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宁沿江高铁等线路构成苏南"三横"主骨架,盐通、连淮扬镇等线路贯通苏北,形成"三纵四横"网络。苏北通过徐盐、连淮等线路接入全国高铁网,盐城至上海最快2小时7分可达。虽然如此,但苏北在高铁建设方面仍存在显著短板。
例如,高铁覆盖盲区突出,盱眙等县域未纳入规划,面临边缘化风险;其中,沭阳县作为江苏人口第一大县,至今仍未通高铁,已经成为苏北 "高铁洼地"。但还好的是,新淮高铁已经被提出规划建设,并有希望在“十五五”期间获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关于新淮高铁的规划建设再次迎来了新的进展:早在2025年6月,江苏省便发布了政府采购意向公告,拟在7月份启动新沂至淮安铁路通道客运量研究项目。
目前,招标人正式发布了“新沂至淮安铁路通道客运量专题研究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标志着新淮高铁正式启动前期研究工作。根据资料显示,铁路客运量专题研究项目聚焦铁路运输领域的核心指标,旨在通过多维度分析优化运输效率与服务质量。项目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首先,基于历史数据与多源大数据(如票务、人口流动、经济指标)构建预测模型,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捕捉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其次,分析区域差异,例如苏北地区因高铁覆盖不足导致的客流失衡问题,以沭阳为例,其未通高铁制约了近200万人口的出行需求与经济发展。再者,评估线路效率与枢纽接驳能力,结合新淮铁路等规划项目,预测新增线路对客流分流与区域联动的影响。研究同时还需识别节假日、政策调整等动态因素对客流的扰动,并提出优化列车班次、提升枢纽综合运输效率的建议。最终成果将为铁路部门制定运营策略、政府规划线路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新沂至淮安铁路是京沪高铁二线的关键组成部分,线路北起新沂东站,向南经宿迁市沭阳县,终至淮安东站,全长约129.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线路串联起新沂、沭阳、淮安三大节点,全线设新沂东、沭阳南、淮安东3座车站,其中沭阳南站的设置将终结江苏省人口第一大县(沭阳)不通高铁的历史。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的重要补充,该铁路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北翼的纵向快速通道。其功能不仅在于分流京沪高铁主通道的运输压力,更通过衔接宁淮城际铁路、连镇高铁等线路,形成京津冀至长三角的“中轴式”运输走廊,使苏北地区1小时直达南京、2小时通达上海成为可能。目前,项目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专家评审,正在开展客运量专题研究以论证建设迫切性。作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储备项目,其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全省“六横六纵”高铁网络,为苏北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强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