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阿其山发现一只母兔狲,见到人不仅不逃,还摆出一副搏斗的架势

0
分享至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版图上,阿其山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矗立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这里没有江南山水的柔情婉约,只有高原石质丘陵勾勒出的硬朗线条。

可偏偏在这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猫科家族里的“怪咖”们——兔狲与荒漠猫,便是这片荒野的忠实拥趸。



它们对温暖湿润的林地避之不及,却把干旱缺水的半荒漠地带视作乐园,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恶劣?不,这是我们最舒适的家园。”

01

见到人不仅不逃,还摆出一副搏斗的架势

一位牧民在阿其山附近放牧时,意外撞见了一只成年兔狲。那小家伙正躲在一道狭窄的石缝里,只探出圆乎乎的脑袋。



可当牧民的脚步渐渐靠近,它瞬间变了模样:原本眯着的眼睛骤然睁大,嘴角向下撇着,露出几分凶狠的神态,喉咙里还发出细微的低吼。

那模样,分明是在警告:“别过来,这是我的地盘!”

按常理说,像兔狲这样体型娇小的野生动物,见到人类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撒腿就跑,生怕惹上半点麻烦。可这只兔狲不仅不逃,还摆出一副“殊死搏斗”的架势,实在反常。

牧民心中疑惑,便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这一看,才发现了石缝里的秘密:在成年兔狲身后,竟蜷缩着四只巴掌大的小兔狲,它们浑身覆盖着细软的绒毛,闭着眼睛依偎在妈妈身边,活像四颗毛茸茸的小毛球。

原来,这只兔狲不是在“逞凶”,而是在守护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让幼崽受到丝毫威胁,它才甘愿化作最勇敢的卫士,直面未知的危险。

02

个子小胖墩墩,表情“苦大仇深”:天生的“网红脸”

在我国12种野生猫科动物中,兔狲绝对是最具“辨识度”的一员。

它们的足迹主要遍布中亚地区,在我国,新疆的戈壁、内蒙古的草原、四川的山地、西藏的高原,都能偶尔捕捉到它们的身影。

无论是灌丛草原的低矮植被间,还是荒漠戈壁的岩石堆里,抑或是丘陵山地的沟壑中,只要有干旱、寒冷的气息,就可能藏着兔狲的踪迹。

若论体型,兔狲实在算不得“大猫”——成年兔狲的体重仅2-5千克,和一只家养的猫咪差不多重。

可比起家猫匀称的身材,兔狲简直是个“小胖墩”:圆滚滚的身子裹着一层厚厚的毛发,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饱满的毛球;再配上短短粗粗的四肢,走路时一摇一摆,仿佛下一秒就要滚起来,憨态可掬。

不过,兔狲的“胖”可不是因为“贪吃”,而是为了在严寒中生存的“生存策略”。

阿其山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能跌破零下20摄氏度,为了抵御刺骨的寒风,兔狲进化出了一身“顶级保暖装备”:它们的毛发软而细密,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能长出数十根绒毛,就像一层天然的羽绒;尤其是腹部的毛发,长度几乎是背部毛发的两倍,即便趴在冰冷的岩石上,也能牢牢锁住体温,不让热量流失分毫。

也正是这一身“厚外套”,让兔狲看起来格外“圆润”,成了名副其实的“行走的毛球”。

除了体型,兔狲的长相更是自带“笑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它那“苦大仇深”的表情。



兔狲的额头宽阔,嘴巴却格外短小,两颊的毛发向外蓬松,把脸撑得圆圆的;眼睛又大又圆,却总是半眯着,配上微微向下撇的嘴角,看起来总像是在“生闷气”,又像是在“思考人生”,模样滑稽又可爱。

曾经有人将兔狲的照片制作成表情包,上传到网络后,瞬间引爆了网友的热情:“这猫怎么一脸‘朕乏了’的表情?”“像极了早上不想起床的我!”“这不是‘猫中鳌拜’吗?太像了!”

从此,“猫中鳌拜”的外号也由此传开,让兔狲一跃成为“网红动物”,收获了无数粉丝。

而兔狲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那“不合比例”的耳朵。与其他猫科动物尖长的耳朵不同,兔狲的耳朵又短又宽,耳尖还带着圆钝的弧度,镶嵌在大大的脑袋上,显得格外小巧。可别小瞧这对“小耳朵”,这可是兔狲在进化中做出的“最优选择”。

在寒冷的荒漠中,耳朵是热量散失的“重灾区”——耳朵越大,表面积越大,热量流失得就越快。

对兔狲来说,理想的状态是“没有耳朵”,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消耗,可这显然不切实际;而长耳朵虽然能提升听力,帮助捕捉猎物,却会让它们在寒冬中难以维持体温。

于是,在“保暖”与“听力”的平衡中,兔狲最终进化出了这对短宽的耳朵:既不会让热量过快流失,又能保证基本的听力需求,完美适应了荒漠的生存环境。

03

常躲在石头缝中,还霸占他人“别墅”:精明的“住房达人”

作为猫科动物,兔狲有着和其他同类一样的爪子——尖锐、锋利,适合在捕猎时牢牢抓住猎物,却不擅长挖掘。

可偏偏,兔狲是个“洞穴依赖者”:无论是躲避夏日的酷暑、冬季的严寒,还是孕育幼崽、躲避天敌,都离不开洞穴的庇护。

在阿其山这样的荒漠环境中,遮蔽物本就稀少,一旦遇到天上盘旋的猛禽(比如苍鹰、金雕),兔狲在开阔的地面上会毫无遮挡,很容易成为猛禽的目标。

而洞穴,就是它们最安全的“避难所”——钻进洞穴后,不仅能躲开天敌的视线,还能在洞内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抵御外界的恶劣天气。

因此,在兔狲的栖息地里,“优质住房”总是格外抢手。那些向阳、干燥、宽敞的岩石缝,往往会被兔狲率先“霸占”:它们会用爪子将石缝里的碎石、杂草清理干净,再铺上自己脱落的绒毛,把石缝打造成温暖舒适的“小家”。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岩石缝,其他动物遗弃的洞穴也能成为兔狲的“临时住所”——比如狐狸、沙狐留下的旧洞,只要足够干燥、安全,兔狲就会“拎包入住”。

不过,兔狲最“精明”的地方,莫过于懂得“抢占他人劳动成果”——它们会主动强占其他动物的洞穴,而旱獭,就是最常被“欺负”的对象。

旱獭豪华的“住房”,自然让兔狲垂涎三尺。于是,兔狲会悄悄观察旱獭的行踪,等到旱獭离开洞穴外出觅食时,便迅速钻进旱獭的洞穴,将其占为己有。

如果运气好,洞穴里还藏着旱獭的幼崽,那兔狲就“一举两得”——既抢占了“别墅”,又解决了晚餐。

更“狡猾”的是,有些兔狲还会躲在洞穴里“守株待兔”:等到外出归来的旱獭毫无防备地钻进洞穴时,便突然发动攻击,将其捕获。

可怜的旱獭,明明是自己辛苦打造的“家”,却常常被兔狲“鸠占鹊巢”,实在是欲哭无泪。

04

生性凶猛,是草原鼠辈的克星:小个子里的“猛兽”

提起猫科动物,人们总会想到狮子、老虎那样的“顶级掠食者”,可谁能想到,体型娇小的兔狲,也是个实打实的“猛兽”。

即便和家养的猫咪比,兔狲的性格也要凶悍得多——它们天生带着一股“不好惹”的劲儿,只要察觉到一丝威胁,就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兔狲的领地意识极强,它们会通过气味标记(比如在岩石、植被上留下尿液)来划分自己的领地,一旦有其他动物(哪怕是同类)闯入,兔狲便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它们会弓起身子,竖起毛发,让自己看起来“更大只”,同时发出低沉的吼声,威慑对手;如果对方不肯退让,兔狲就会扑上去,用尖锐的爪子和牙齿展开搏斗,哪怕面对比自己体型大的动物,也丝毫不会退缩。

别看兔狲个子小,捕猎能力却远超人们的想象。它们的主要猎物是各种小型动物,其中,鼠类(比如沙鼠、田鼠)占了它们食谱的80%以上,堪称“草原鼠辈的克星”。

在阿其山,鼠类的繁殖速度极快,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而兔狲的存在,恰好为鼠类的数量“踩了刹车”,成为维持荒漠生态稳定的“关键角色”。

更令人惊讶的是,兔狲的捕猎成功率极高——有研究表明,它们的捕猎成功率能达到50%以上,远超狮子(约20%)、老虎(约10%)等“大猫”。

这背后,离不开兔狲独特的捕猎技巧:它们擅长“伏击”,常常趴在岩石后、草丛中,一动不动地等待猎物出现。有时候,为了等待一只路过的鼠类,兔狲能在原地“潜伏”半个多小时,哪怕寒风刮过,也丝毫不动——那耐心,堪比最专业的猎手。

除了鼠类,兔狲还是个“抓蛇高手”,尤其擅长对付毒蛇。在荒漠中,响尾蛇、蝰蛇等毒蛇并不少见,可面对这些带着剧毒的“杀手”,兔狲却毫不畏惧。

捕猎毒蛇时,兔狲会先绕着毒蛇转圈,寻找攻击的机会;等到毒蛇发起攻击时,兔狲便会凭借灵活的走位躲开——别看它平时像个“毛球”,关键时刻却格外敏捷,躲闪的动作又快又准,让毒蛇根本无从下口。紧接着,兔狲会趁机扑上去,用前爪快速拍打毒蛇的头部,几下就把毒蛇打得晕头转向;等到毒蛇失去反抗能力,兔狲便会一口咬住毒蛇的颈部,将其制服。也正因如此,兔狲还得了个“毒蛇克星”的称号。

05

萌兽濒危:需要我们守护的“荒漠精灵”

凭借着憨态可掬的外形和“反差萌”的性格,兔狲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萌物”。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起来“网红范”十足的小动物,如今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与历史分布范围相比,兔狲的栖息地已经缩减了一半以上,而且剩下的栖息地也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原本连片的荒漠、草原被公路、农田分割成小块,兔狲的活动范围被压缩,种群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困难。

截至2020年,全球成年兔狲的数量仅约5.8万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下降。

兔狲的濒危,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让兔狲的猎物(鼠类)数量减少;非法捕猎者为了获取兔狲的皮毛,对其进行偷猎;农药的使用不仅杀死了鼠类,也让误食中毒鼠类的兔狲面临生命危险……这些因素,都在一步步威胁着兔狲的生存。

阿其山偶遇的那只兔狲妈妈,用身体守护幼崽的模样,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温情;而兔狲在荒漠中进化出的“生存智慧”,也让我们惊叹于自然的神奇。

可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再也无法在阿其山的岩石缝中,看到那只“苦大仇深”的“毛球”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大风新闻
2025-11-06 15:16:03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6 07:13:28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博览历史
2025-11-06 20:35:03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18:31
开撕了!白百何发文自曝被《春树》集体孤立,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

开撕了!白百何发文自曝被《春树》集体孤立,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

萌神木木
2025-11-06 19:09:40
沈伯洋被吓傻了,啥事都没心情做,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沈伯洋被吓傻了,啥事都没心情做,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6 18:20:13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6 11:49:02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梁讯
2025-11-06 10:09:04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6 16:49:11
商务部:中国加入CPTPP将为各成员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带来经济红利

商务部:中国加入CPTPP将为各成员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带来经济红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6 16:32:10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33:42
广东人注意:接到这个电话,别挂!

广东人注意:接到这个电话,别挂!

南粤女声
2025-11-05 12:00:26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15:22
痛心!失联多日的17岁女生已去世,遗体在桥下找到

痛心!失联多日的17岁女生已去世,遗体在桥下找到

南国今报
2025-11-06 13:35:37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180视角
2025-11-06 15:57:32
2025-11-07 02:47:00
雪灵谷 incentive-icons
雪灵谷
雪灵谷,一部专注于动物、植物科普的自然百科全书。
2872文章数 187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