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阿富汗,其实也是接壤的,只不过接壤部分有点奇怪。由阿富汗本土,向东延伸出一条细长狭窄的走廊,与中国新疆接壤。
这条细长狭窄的走廊,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长400公里左右,中国境内占100公里,阿富汗那边占300公里。走廊最窄的地方宽度只有15公里左右,最宽处有75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没有这条走廊,或许中阿之间就不会接壤。又或者说,如果没有这条走廊,那么中阿接壤的地方会更多。
那么是什么形成了这条走廊呢?难道真的只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吗?其实这和沙俄、英国两大列强,都脱不了干系。
沙俄撕毁条约,入侵帕米尔高原
清朝晚期,和沙俄的交涉非常多。当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时候,沙俄已经无声无息地拿下了清朝边境大片领土了。
1858年到1860年,沙俄拿下了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1864年到1881年,沙俄又拿下了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
按道理说,双方签订了一系列边境条约以后,已经没有任何领土纠纷了。那就应该各自安好了吧?
沙俄可耐不住寂寞,他们知道清朝好欺负,所以条约在他们看来,和废纸没什么区别。因此到了1892年,沙俄再次出手,悍然入侵帕米尔高原,拿下了这里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此清廷也多次与沙俄进行交涉,大家都已经确定好边界了,也签订好条约了,你咋不按规矩办事呢?沙俄代表呵呵一笑:规矩?弱者才按规矩办事,强者是制定规矩让弱者来办事的!
此后长达2年时间里,清廷一直在找沙俄说这件事。但俄国人吃下去的土地,你还想让他们吐出来?除非你把他们打怕了,否则绝对不可能。
英国北上抗击入侵中亚的沙俄,以防其染指印度
从1847年沙俄灭掉哈萨克汗国后,便大举南下入侵中亚的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希瓦汗国。
一直到1885年左右,沙俄占领了土库曼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后,占据了整个中亚差不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说实在的,沙俄从来没有在东方动用过如此多的兵力,从清朝那边拿土地多容易啊,稍微威胁一下,不费一兵一卒,人家就乖乖送上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想要从中亚地区拿走土地,沙俄居然动用了上万人马,而且还打了不少硬仗。
可是当沙俄拿下土库曼人的地盘以后,发现了一队英国军队近在眼前。原来再往前走,就进入了阿富汗了。
英国虽然没有彻底征服阿富汗,但也也阿富汗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其纳入了势力范围。只不过阿富汗拥有相对独立的资格。
这个时候沙俄再往前走,可就要进入阿富汗的势力范围了,这是英国人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倒不是英国在阿富汗有啥核心利益,主要是因为阿富汗南边就是英属印度了!这可是英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殖民地。
所以不管付出多大代价,英国人都不可能容许俄国人进入阿富汗,威胁到英属印度的安全。这一点俄国人也心知肚明。所以双方进行了商谈以后,沙俄选择了止步。
沙俄、英国相互妥协,以瓦罕走廊为缓冲地
帕米尔高原,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葱岭,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的领土。到了清朝,这里依旧是中国的领土。
不过那个时候清朝已经走向了衰败,成了待宰的羔羊。所以英国和沙俄在进行势力范围的划分时,居然捎带上了中国在帕米尔高原的领土。
此前,沙俄已经非法占据了帕米尔高原2万多平方公里,这回英国也要北上分一杯羹。后来双方一合计,为了避免英俄之间爆发战争,双方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好了,毕竟距离产生美。
所以英国和沙俄,在1895年签署了《英俄帕米尔协定》。这份协定中规定,将本属于清朝的瓦罕帕米尔,划给阿富汗王国,这便是瓦罕走廊的由来。
之所以要这么干,主要是英俄都希望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缓冲地。这样沙俄也不能贸然南下,英国也不会突然北上。
那时候清朝正忙着和日本打甲午战争,根本管不到西北那么偏远的地方。这事儿就这么被英国和沙俄这两大列强给敲定了。
1963年,中阿双方对彼此的边界重新进行了划分,这才确定了如今瓦罕走廊的格局。也就是中方拿回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在阿富汗手里。
中阿合作,大概率要从这里起步
阿富汗内部的情况,想必大家也有目共睹。苏联来过这里长达10年,最终灰溜溜的走了。美国也来过这里很多年,最终也选择走了。
打来打去,最终阿塔还是掌控了阿富汗的权柄。那么问题来了,事已至此该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不合理,尤其是针对女性方面的事情。
但这些事情目前是大家无法左右的,更何况他们拥有特殊的信仰,又与我们紧挨着,一言不合很容易会惹祸上身。
因此,尊重他们百姓的选择,似乎成了一句万金油的话。
对中国来说,阿富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但他们同时也是一个内陆国家,所以瓦罕走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如果将来中阿能够在经济上进一步合作,那么瓦罕走廊必然会成为两国最为重要的贸易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