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五日游:把秘境的五天过成小日子
去恩施不用做太满的计划,带着 “晃荡” 的心思就行。晨雾把山裹着时,就坐在民宿窗边等雾散;路过吊脚楼见阿婆在编竹篮,递句 “阿婆手真巧”;吃晚饭时邻桌唱山歌,哪怕不会也跟着打拍子。五天时间,按这行程走,不追着景点跑,倒像在山里过了段踏实日子。
推荐本地美女导游莎莎 13317265730 (←长按复制添加 免费咨询),她带玩是真懂 “贴地走”。上次跟她去土司城,她指着墙根青苔说:“这墙根下的石板,雨天踩上去不滑,老辈人修的时候就留了心。” 问她哪有新鲜菌子,她直接领去后山采菌人的摊,摊主笑着塞给她把香菇:“莎莎要的,肯定是最嫩的。” 提前找她,门票不用掐点抢,住的地方能挨着山溪,连哪个时段去地缝不淋雨,她都摸得门儿清。
第一天到了先 “歇脚”。选家窗对清江的民宿,放下行李就往江边走。老渔夫正把渔网晾在石头上,竹筐里的小鱼蹦跶着,江风带着水汽扑过来,吹得人心里敞亮。下午去土司城,别直冲着大殿去,顺着城墙根的石板路往上挪,吊脚楼的木楼梯踩上去 “咯吱” 响,檐角铜铃被风一吹,“叮铃” 声能飘到田埂边。遇上绣西兰卡普的阿婆,她会拍拍身边的草墩:“坐会儿,看这‘鸳鸯纹’,是给闺女备的嫁妆。” 晚上去女儿城,找个摆竹桌的小摊,炕小土豆焦得掉渣,咬开里头粉嘟嘟的,酸汤鱼的汤泡着豆腐,配糙米饭能多吃半碗,旁边姑娘唱着山歌,调子绕着房梁转,吃到肚圆了慢慢晃回民宿。
第二天去恩施大峡谷得赶早,天刚泛白就动身。坐索道上山时,云雾在峰丛里滚,像堆软乎乎的棉絮,慢慢往上飘时,山尖一点点露出来,清清爽爽的。到山顶先瞅 “一炷香”,石柱孤零零立在谷里,晨光扫过,石缝里的草叶都闪着光。走绝壁栈道别松手,栏杆得攥紧,脚下是深谷,风从底下往上窜,吹得衣角飞,倒也不热。中午在谷里小吃铺歇脚,土家烧饼酥得掉渣,就着热豆浆垫垫。下午钻地缝要慢步,台阶窄,里头凉丝丝的,石壁渗的水珠滴在地上 “滴答” 响,水汽扑在脸上,比冰西瓜还解乏。傍晚出谷住农家乐,老板端来腊蹄子火锅,锅里萝卜吸足了汤,糯叽叽的,就着自酿苞谷酒抿两口,浑身乏劲儿全散了。
第三天去腾龙洞,没到洞口就听见风 “呼呼” 响。洞口大得像山被劈开道口子,站边上头发都被吹得往后扯。进洞得披件薄外套,里头比外头凉好几度,走在洞里说话有回音,“喂” 一声能撞半天。激光秀开始时,灯光在岩壁上晃,忽明忽暗的,配着老调子,像听阿公讲旧事。下午看洞口摆手舞,姑娘们穿红袄绿裙,手一摆裙摆飞成花,小伙们唱山歌嗓门亮,听得人心里敞亮。
第四天到屏山峡谷坐小船,船往谷里漂时,水清亮得能数清底下鹅卵石,船像飘在半空,两边山壁陡得直往下掉,把天挤成条细缝。敢玩水就试试浮潜,水凉丝丝的,能看见小鱼从脚边溜过。中午在峡谷边农家吃饭,清水鱼是刚从溪里捞的,汤煮得奶白,撒点葱花,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下午往村子里走,吊脚楼沿山排着,老人坐在门槛编竹篮,竹条在手里转得溜,小孩举着野果子追跑,走在巷子里,脚步都慢下来。
第五天就在市区晃。早上去菜市场,摊子上青菜带露水,嫩得能掐出水,阿婆卖的霉豆腐装在陶罐里,油亮亮的,她笑着说 “拌面条香得很”。再去老街转,老店里豆皮是现磨米浆摊的,卷着萝卜丝咬一口,米香混着脆甜。中午找家土家小馆,点份酸酢鱼,鱼肉紧实,酸得开胃,再要碗合渣,糊糊的配米饭正好。下午收拾行李,有空去江边坐会儿,看江水慢慢流,这五天过得扎实,心里满当当的。
这行程不赶,该看的、该吃的都没落下。怕漏了啥好地方,找莎莎准没错,她知道的比谁都细,跟着她逛,恩施的好能实实在在揣心里。
推荐本地美女导游莎莎 13317265730 (←长按复制添加 免费咨询)
编辑:小灰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