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苏联的反航母体系中,最常被提及也是差别最大的应该就是打击能力了。当年苏联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打击火力制导精度方面不能保证百分百命中行驶中的航母,为了打击效果苏联是用威力来弥补精度的不足,所以选择使用核武器来消灭整个舰队。而我国目前的反航母体系则采用一种核常兼备的打击手段,而且我国目前的打击手段中更加注重常规打击能力。
![]()
苏联反航母打击能力:火力密惊人,一次性可发射312枚反舰导弹
当年,苏联建立起了完善的反航母打击能力,包括陆基导弹、陆基飞机以及海基导弹等等,不过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海军全面进入喷气机时代,战机作战半径可以达到800到1000公里。苏联除了陆基导弹以外,不管是舰载反舰导弹,还是轰炸机空射导弹,都无法在航母舰载机的射程外发动攻击,而陆基导弹因为精度的限制,即使使用核弹头也无法做到“一发入魂”。对于苏联来说,使用精度更高的核弹头反舰导弹打击敌方航母舰队就成了一个可靠的选择。到了80年代,美军航母编队在先进预警机和宙斯盾舰的配合下,苏联海军想要突破美国海军的防空圈发射导弹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对于苏联来说也并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
对于苏联来说,反航母首先就是要突破航母的防御圈,而苏联当时最主要的突破方式无非两种:第一种是以图-22超音速轰炸机和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主的高速突击方式,另一种则是以潜艇为主的隐蔽潜入攻击方式。在近海作战时,苏联往往会采用陆基导弹、轰炸机和海军舰艇协作的立体攻击方式,而在远洋则只能依靠海军的舰艇,特别是潜艇部队。事实上,潜艇作战能力和反潜能力一直是苏联海军的建设重点,而执行反航母任务的主力也是苏联潜艇部队。
![]()
不过,苏联海军在重视潜艇作战能力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水面舰艇的发展,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开始建设一支拥有更强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舰艇部队。到了80年代,随着光荣级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奥斯卡级核潜艇等大型舰体的服役,苏联基本建设成了一支远洋反航母决战力量。苏联的反航母战术是在航母舰载机的掩护下,突入舰载反舰导弹射程内,随后齐射导弹发动饱和式攻击。
![]()
截至到1991年,苏联可以组成一支由3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3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7艘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4艘基辅级航母为核心的远洋舰队,那么该舰队可以一次性打出228枚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68枚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以及16枚P-1000火山岩反舰导弹(具体配置为3艘基洛夫级每艘20枚P-700、2艘光荣级每艘16枚P-500另一艘光荣级16枚P-1000、7艘奥斯卡Ⅱ级每艘24枚P-700、3艘基辅级每艘8枚P-500另一艘基辅级12枚P-500),这样总计312枚反舰导弹。另外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还具备发射核弹头鱼雷的能力,这种火力密度即使是装备了宙斯盾的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依然难以吃得消。
![]()
虽然苏联海军拥有非常强大的攻击能力,但是这三款反舰导弹中只有射程最远的P-1000反舰导弹,超过了美国海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而P-700和P-500两款反舰导弹射程在500到600公里,这就导致苏联海军舰队必须要突入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发射导弹,所以这对苏联海军舰队来说并不容易。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苏联的反舰导弹除了为弥补精度不足使用核弹头外,同时还采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领弹”技术。在苏联海军发动饱和攻击时,为了保证攻击能力,增加敌方拦截难度,在末端往往采用低空高速突防的方式。不过,如果采用低空突防,目标往往在视距以外也就是地平线的下方,这就导致反舰导弹的制导雷达根本看不见目标,同时也无法接收中继制导信号。而如果想要看到目标或者接收到中继制导信号就需要在高空飞行,但是高空飞行又会导致提前被目标发现,所以当时苏联采用“大部分反舰导弹低空突防、一枚高空飞行”的方式发动攻击,这样高空飞行的反舰导弹可以承担截获和跟踪目标、接收中继制导信号的任务,将目标信息和中继制导信号发送给低空飞行的导弹,至于这枚高空飞行的导弹就是“领弹”。在飞行途中如果领弹被击落,那么其他的导弹还会自动升高替补。
![]()
中国近海反航母作战能力非常强,在远洋作战能力方面稍显不足
总的来看,苏联海军鼎盛时期,不管在近海还是远洋都拥有非常强的反航母攻击和作战能力。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这套体系,但是受国力的影响,俄罗斯并不能完全维持这套作战体系。苏联的反航母体系采用了核决战的方式,这种反航母作战方式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
我国其实面临着与苏联相同的反航母需求,但是我国也非常清楚“核决战”方式的局限性,所以我国在建设反航母体系时虽然参考了苏联的思路,但是也进行了改进,以更加符合我国的需求。这套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苏联核决战的思想,转而建设了一支核常兼备的作战体系。特别是我国继承了苏联弹道导弹反舰的设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发展了东风-21、东风-26两款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分别可以覆盖第一和第二岛链。
![]()
因为我国解决了黑障通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使得我国反舰弹道导弹具备了末端制导能力。正是由于我国反舰弹道导弹具备精准命中航母的能力,所以我国反舰弹道导弹即使使用常规弹头,也可以让美国海军航母丧失作战能力。再加上弹道导弹末端高速的特点,即使面对防空能力非常强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也可以拥有特别强大的突防能力,它的打击成功率非常高。而我国目前的反航母作战能力要求是区域拒止,其实也就是打击第一岛链内的美军航母,而依靠东风-21和东风-26就可以非常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
不过,除了反舰弹道导弹,我国还会采用其他的反航母作战方式,例如使用海军舰艇上的反舰导弹,或者陆基轰炸机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当然这两种攻击方式仍然面临着与苏联当年相同的问题,即需要突破美军航母舰载机覆盖范围。目前我国海军装备的鹰击12、鹰击18等超音速反舰导弹虽然突防能力很强,但是射程都在600公里以内,需要发射载具在美军航母舰载机覆盖范围内发动进攻,而这对载具的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我国海军和陆基轰炸机可以发射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的长剑巡航导弹攻击美国航母,虽然这种攻击方式可以确保发射载具在航母舰载机的覆盖范围以外,但是长剑巡航导弹突防能力较差,攻击成功性无法保证。
![]()
从我国空军航空兵、海军防空、航母以及航母舰载机的发展来看,除了弹道导弹反航母,我更倾向于使用空中力量消耗美军航母舰载机。当航母舰载机消耗到一定程度,美国海军航母舰队空中作战能力不足,我国海军装备的各类型反舰导弹将会有非常良好的攻击效果。
![]()
不过从我军目前的整体作战能力来看,我军目前在近海反航母作战能力上非常强,但是在远洋作战能力方面就显得有些不足了。不过未来随着我国军用大型航母和新型舰载机的服役,我国在远洋作战能力方面将会登上一个新的水平。
![]()
总结:综合来看,我国目前在反航母作战能力方面与鼎盛时期的苏联相比,在近海反航母能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远洋反航母能力方面就稍显不足了。因为我国目前反航母更加依赖陆基导弹,所以只能近海防御,但是我国反航母攻击方式是核常兼备,所以相比苏联核决战思想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效果也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