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怀着对德庆美食文化的浓厚兴趣,我踏上了探寻当地特色非遗美食竹篙粉的旅程。
彼时的我早已饥肠辘辘,在当地人的热情推荐下,来到了这家名为“豪记竹篙粉”的特色小店,点上一份招牌的猪杂竹篙粉,刚一上桌,那股独特的清香便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的食欲。挑起一筷子米粉送入口中,米香醇厚,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竹韵,口感爽滑劲道,搭配上新鲜的猪杂,鲜美无比,让人回味无穷。吃完之后,我忍不住向老板详细询问起竹篙粉的制作方式,老板十分热情,耐心地向我娓娓道来,他说竹篙粉的制作可是大有讲究,首先要选用当地优质的大米,浸泡后磨成细腻的米浆,然后将米浆均匀地铺在蒸盘里蒸熟,变成薄薄的粉皮,最关键的一步是,蒸好的粉皮要趁热摊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竹篙上晾晒,这不仅能去除粉皮中的湿气,让口感更加爽滑,还能让竹篙的清香渗透到粉里,形成独特的风味,之后再将粉皮切成均匀的条状,配上精心调制的汤底和新鲜的配料,一碗美味的竹篙粉就做好了。老板还跟我讲述了竹篙粉的历史,它有着数百年的传承,是德庆人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早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德庆独特的地域记忆和民俗风情。
听着老板的讲述,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味,我不禁感叹,如此独具特色、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美食,竟然只在德庆这一片地区流传,鲜为外界所知,这让我心中涌起一阵惋惜。而作为一名参与三下乡活动的成员,此刻那份责任感变得更加强烈,我深刻地意识到,三下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发掘和推广这些被时光掩埋的地方文化瑰宝,让它们走出地域的局限,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这碗竹篙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德庆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背后的制作工艺、历史故事,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传播的宝贵财富。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借助各种平台和渠道,把德庆的竹篙粉以及它所代表的当地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种美味在传承,有这样一种文化在闪耀,让德庆的文化与美食能够跨越山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这份独特的非遗魅力得以延续和发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