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距离美国关税新政生效只剩6天,欧洲和印度的邮政系统突然集体“撂挑子”——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当天就停了向美国的包裹运输,法国、奥地利周一跟上,英国、印度周二接棒。理由很直接:特朗普上个月签的关税新规,既没说清哪些货要征税,也没给物流方留够准备时间,“没法保证合规,只能先停”。
这场“罢邮潮”的导火索,是美国即将实施的关税调整。此前,国际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能免征进口税,可从8月29日起,这个免税额度被直接砍掉,只有100美元以下的信件、书籍、小礼品能例外。更让物流方头疼的是,美欧上个月刚达成的贸易框架里,还规定欧盟绝大多数出口产品要加征15%关税——两条政策叠在一起,邮政系统彻底懵了。
![]()
德国邮政和敦豪(DHL)是最先停的,周六一早就在声明里说“不再接受寄往美国的商业包裹”;北欧物流公司Postnord也跟着表态,“暂停是遗憾,但为了合规只能这么做”。意大利邮政更直白,称“美国没给任何明确指示,只能跟着其他欧洲同行停运”,唯一例外的是不含商品的文件邮件。
印度也及时跟进了动作,通信部迅速发声明:从29日起,除了信件、文件和100美元以下的礼品,其他邮件全停。原因是美国新规要求“合格方”收关税、汇税款,可“谁是合格方、怎么收税”这些关键流程都没说清,“航空公司说没准备好,没法接收邮包”。
慌乱的是美国本土商家。洛杉矶跨境电商卖家马克周六一早刷到德国邮政停运的消息,当场急了:“我仓库里还有200多个发往欧洲的退货包裹,本来这周要寄回德国检修,现在全卡住了!” 纽约一家卖手工饰品的小店主更无奈,“欧洲客户订的货上周就发了,现在怕赶不上29日前到美国,得赔双倍定金”。
![]()
荷兰邮政发言人沃特·维特文的话,戳破了这场混乱的根源:“美国连征收关税的体系都没建起来,就急着推新规。” 法国邮政也吐槽,“跟美国海关谈了好几次,他们既不给完整细节,也没留时间让我们更新系统——总不能让我们瞎猜着报关吧?”
其实特朗普搞这套关税,本想靠“小院高墙”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产业,没料到先把物流链搞断了。欧洲邮政协会(PostEurop)已经放话,要是8月29日前没解决方案,旗下51个欧洲邮政运营商可能全停向美运输。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想买欧洲的护肤品、印度的手工艺品,短期内可能要断货;美国商家的出口包裹,也得堆在仓库里等着。
![]()
X上的网友们看得直乐:“美国想收税创收,结果先把包裹路堵死了。” 还有人翻出之前的关税闹剧,“上次对钢铝加税,加拿大反杀;这次对包裹加税,欧洲印度直接停邮,能不能先把自家流程理顺了?”
眼下距离新规生效只剩几天,美国海关还在跟各国邮政扯皮,可物流方表示已经耗不起了——德国邮政明确说“没明确指示前不会恢复”,印度也表示“等美国把征税机制说清再说”。这场因关税仓促出台引发的“罢邮潮”,已经有愈演愈烈之势。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暂时的混乱,还是川普“贸易保护”的又一次翻车,恐怕得等29日之后才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想从欧洲、印度给美国寄包裹,得先看看邮政局的大门还开不开。
(据CBS、法新社报道、德国邮政/印度通信部声明、欧洲邮政协会表态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