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个实打实的天才,他并没有多么好的出生,不似其他几位才子都是出生于书香世家或官宦之家,但他的才学却是独树一帖,他原名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其诗书画都是一绝,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一步登天也一步坠落而下。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唐伯虎是源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最早是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唐解元一笑姻缘》这一作品之中,作品中将唐伯虎描绘成了风流才子,他为了追求华府的婢女秋香,他扮作书童混入了华府,最终抱得美人归。
但真实历史上的唐伯虎与这个秋香并没有什么交集,真实历史上也却是有秋香这一人物存在,她是明代成代年间的一名妓女,比唐伯虎还年长差不多二十岁呢。
说回唐伯虎这一才子,据记载他早年就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解元,在他十二岁之时,就能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十六岁去考秀才,直接拿了第一名,苏州的文化人都惊呆了,他还和祝枝山、文徵明成了好朋友,那时候的日子过得特别有朝气。
十九岁时,唐伯虎娶了妻子徐氏,小日子过得挺美满。可谁想到,二十四岁这年遭遇了大打击 —— 爸妈、妻子、妹妹接连去世。后来祝枝山劝他振作,他去九鲤湖求了个梦,之后就埋头苦读,二十九岁在应天府的乡试里考了第一名,成了 “解元”。
转年他去京城考会试,考题特别偏,别人都不会,就他写得顺,还喝酒时吹牛 “这次状元肯定是我”,结果被人怀疑作弊。最后虽说没查到实锤,可他还是被取消了功名,还被派去当小官,他不肯去。
回到家,第二任妻子跟他闹离婚,弟弟也跟他分家,他就给自己取了 “六如居士” 的名号。后来他学画画挣钱,在苏州城外建了桃花庵,三十五岁时写下了《落花诗册》。
到了晚年,唐伯虎日子过得特别穷,宁王想拉他入伙造反,他装疯才躲过去。嘉靖二年冬天,他又穷又病,最后去世了。
所以他其一生最具代表作的就是这一行书《落花诗册》,这一书册承载着他一生的情感,他在晚年时期也是常常感慨,多次书写这《落花诗册》,每次书写不同情绪其内容上也是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的存世作品中有多件类似的书作存在,且都是真迹的原因了。
此作的内容是以落花为主题,通过对落花描绘和人生感慨,表达了唐伯虎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其中共计有30首落花诗组合而成,其中也并非所有诗都是唐伯虎原创,在之前还有沈周写过落花诗,他是因儿子英年早逝见落花而作,唐伯虎也有类似的经历,唐伯虎读后深受触动,于是和诗三十首,回应沈周,也倾诉自己的心声。
唐伯虎对《落花诗册》十分珍视,一生中曾多次书写,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落花诗册》版本分别藏于苏州市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
诗歌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歌主题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落花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学意象,从古到今,大家都懂落花的意思 —— 它象征着好看的、珍贵的东西没了,也让人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好多事都没法一直留住。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在的我们,读到写落花的诗,都会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遗憾事儿,琢磨琢磨人生的道理,所以这个主题不管过多少年,都能让不同时代的人有感触、有思考。
唐伯虎此作在书法艺术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誉为“600年来最美行书”,近 10 米长卷笔力凝重,郁勃之情与书法意境相融。在用笔上,他取颜真卿点画圆润劲实之优,又保自身流美飘逸风格,还融隶书添古朴。结构依字造势、错落有致,章法呼应疏密得当,尽显才情个性与书卷气,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此后唐伯虎常重书落花诗,因诗作数量、内容及书法风格不同,形成多个真迹版本。现存四本真迹分藏于苏州、辽宁、中国美术馆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该册为艺术瑰宝,普林斯顿藏本估值百亿,故宫专家多次欲购均遭拒。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