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际舆论场因美国彭博社的两篇报道炸开了锅。当地时间20日,彭博社抛出一则重磅消息:波音正在和中国谈一笔500架飞机的大单。若此交易达成,这将是特朗普2017年访华以来,波音对华出口的最大订单,甚至会被视作“中美贸易关系改善的重要象征”。消息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然而,还没等各方消化完这则消息,当地时间21日,彭博社又迅速抛出另一颗“炸弹”:中国各大航司已经开始分配一笔涉及500架空客飞机的超级大单,且这笔订单此前已达成,原本计划在7月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期间宣布。两则消息接踵而至,且都围绕着500架飞机这一惊人数字,瞬间将全球目光聚焦在中国与波音、空客的潜在交易上。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消息暂时还未得到中方或交易各方的确认,其真实性犹如雾里看花,尚不明确。不过,即便抛开中国是否真的会采购这些飞机不谈,单看美媒这两篇报道,就足以让人看出其中的门道。同样的匿名信息来源,同一组500架的数字,西方媒体在短短24小时内,就给中国打造了一个“左手波音右手空客”的“人设”,这背后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从军事新闻评论的角度来看,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在国际舆论这个大棋盘上,西方媒体试图通过制造话题、引导舆论,来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进而达到其某种战略目的。这种手段与军事上的舆论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信息传播来影响对手的决策和行动。在这场“舆论战”中,西方媒体显然是主动出击的一方,而中国则处于被动应对的位置。
西方媒体“双标”:飞机订单背后的荒诞逻辑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飞机订单这件事上,充分展现了其“双标”的丑恶嘴脸。不管中国最终是买空客还是买波音,买多还是买少,他们都能从中挑出错来,进行无端指责。
如果中国选择购买空客飞机,西方媒体便会立刻跳出来,大肆宣扬“中国在搞政治操弄,这是离间美欧同盟的阴险计谋”。他们将正常的商业交易与政治阴谋挂钩,试图破坏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种言论不仅毫无事实依据,更是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无端抹黑。
而当传出中国可能与波音达成交易时,西方媒体又换了一副嘴脸,声称“中国在贸易战中下跪求和,特朗普大获全胜”。他们将中国的商业决策歪曲为在贸易战中的妥协,完全忽视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平等地位和自主决策权。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其商业决策是基于自身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战略,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个国家或个人的意志。
如果中国采购飞机的数量较少,西方媒体便会断言“中国市场萎缩,经济即将崩溃”,试图通过唱衰中国经济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当采购数量较多时,他们又会指责“中国劫持全球供应链”,将中国正常的商业行为描述成对全球供应链的威胁。这种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的言论,充分暴露了西方媒体的虚伪和双重标准。
西方媒体的这种“精神分裂”式报道,就像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立场,不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完全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破坏了国际舆论的和谐与稳定。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