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8月19日,武安市伯延镇货车司机吕鸿彬早早起床装货,准备将一批紧固件运往大连一家大型铸造企业。尽管忙碌,他仍不忘清点车内储物箱里的止血带、葡萄糖口服液、消炎药等急救物品。“这是我的‘百宝箱’,保不齐路上遇到需要救助的人,有这些东西方便!”他乐呵呵地说。
这位个子不高、体格健壮的“90后”小伙,不久前刚在运货路上救下4名重伤者。谈起这事,吕鸿彬打开了话匣子。
高速路上救人
7月4日上午,烈日炎炎,吕鸿彬载着一车塑料卡扣,由北向南前往河南省濮阳市一家塑料加工企业送货。行驶至商登高速登封段时,突然发现前方一辆商务车严重变形。凭借多年救人经验,吕鸿彬判断车内定有受伤人员,当即打开双闪靠边停车,从“百宝箱”里取出急救物品,一边报警一边冲向现场。
“当时气温很高,空气中又弥漫着浓重汽油味,损毁的车随时可能爆炸,但我脑子里只有‘救人’二字。”吕鸿彬回忆,为防二次碰撞,他先在受损车后150米外设置警示标识,随后迅速投入救援。
由于剧烈撞击后的伤者不宜随意移动,经验丰富的吕鸿彬先是用止血带给车内伤者止血,之后协助3名有行动能力的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直至交警、消防员和医护人员到场处置妥当,他才默默离开。此时,他才发现掌心和手腕被玻璃划伤,简单包扎后便继续赶路。
吕鸿彬在高速公路上救人的事迹,起初无人知晓。直到7月30日,登封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弋群立来到武安为他颁发“登封市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证书时,这事才在当地传开。
“吕鸿彬的义举,不仅是个人的英勇行为,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诠释,展现出了人性中最光辉、最伟大的一面。他的行为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又似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了道德的方向。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他人遇到危难时,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颁奖仪式上,弋群立这样评价道。
走到哪好事做到哪
“帮乡亲们锄地、接济困难家庭、带孤寡老人看病……作为老党员,爷爷吕守民总以雷锋为榜样热心助人,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活雷锋’。”吕鸿彬动情地说,在爷爷言传身教下,自己从小就把雷锋当成偶像,这些年乡亲们的认可和支持,更成为他坚持做好事的不竭动力。
长大后成为货运司机的吕鸿彬,曾目睹交通事故中受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失去生命。这令他深受触动。他深刻认识到:“有人受伤时,我如果及时出手就有可能挽救他人一命。”为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止血法、心肺复苏等技能,并把自己的车内储物箱打造成“百宝箱”,在里面配备各类急救物品。
从普通好人好事到参加抗震救灾,从帮助身边人到跨省救援,在“百宝箱”的陪伴下,他做的好事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为此,他先后获得武安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邯郸市见义勇为模范、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等,乡亲们常说“有困难,找小吕”。
当然,“百宝箱”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也曾让吕鸿彬转危为安。今年1月10日,他在重庆运货时,偶然从抖音上看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灾区急需发电机”的消息。经多方查找,吕鸿彬终于联系上求助者,并承担下为灾区运送38台发电机的任务。
1月11日凌晨装货启程,短短3天时间,他就成功把这批发电机送至灾区。但返程时由于原路线受地震影响被封锁,他不得不翻越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但途中因货车柴油冻结无法行驶,自己还出现高原反应,“幸好‘百宝箱’里有氧气瓶,才没昏厥。”他说,“发电机能帮受灾群众取暖、照明、带动制氧机,再危险也值。”
从一束光到满天星
“平民英雄”“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和赤诚”……如今,吕鸿彬的事迹在当地持续引发热烈反响,网友纷纷通过线上留言为他的善举点赞。
武安市见义勇为协会理事长郑长江介绍,当地已制作“武安吕鸿彬,好样的!”专题宣传片,大力弘扬其先进事迹。截至目前,武安市已涌现出100多位见义勇为积极践行者,其中有17人获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据武安市文明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吕鸿彬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当地已组建17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4万人,见义勇为蔚然成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束光到满天星,希望‘见义勇为’能成为咱青年人的鲜明标识。”打开车门,吕鸿彬拍了拍自己的“百宝箱”,笑着说,“我还要继续前行,帮助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