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修明札记资深读者:点击上方「修明札记」→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
文 | 修明
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在哪?为何政策频出,老百姓却仍然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企业仍然拒绝扩大投资?
前几天看了辜朝明的《大衰退》一书,解答了我的部分疑问。辜朝明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资产负债表衰退,指企业和个人在资产价格膨胀时举债购买了大量资产,随着资产价格暴跌,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债台高筑后,企业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负债最小化,这些企业仍能够正常盈利,但会将收入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扩大投资,同时它们会尽量避免借贷,以防止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个人的策略也大体相当,为了偿还债务,他们会压低消费增加储蓄,但因为银行无法找到借贷方,导致钱在银行中不流动,从而造成社会财富的降低。
就个人和企业个体来说,这些行为都是理性的,但一旦所有人都这么做,就会变成合成谬误,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历史上,日本经济经历过40年的高速增长,日本房地产也经历了40年的“牛市”。
根据日本政府“地价公示”的数据显示,1990年日本平均地价相当于1970年的5.15倍,其中东京23区住宅地的地价上涨了13倍,东京如银座、新宿的商业用地价格更是上涨了20倍。
当时个人和企业都在疯狂投资房地产,日本企业出于乐观预期,大量借贷购置这些上涨空间最大的优质资产,而不是用于扩大生产。
1980年代末,日本央行已经发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开始警告各大银行不要向东京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过多贷款。
但各大银行均置若罔闻,银行的理由是:为什么要拒绝为过去40年里价格从未下跌过的资产提供贷款?面对这些无可否认的数据,日本央行的巡视员无言以对,只能默许银行继续投机。
最终泡沫炸裂,日本遭遇了骇人听闻的损失。1990-2002年,资产价格下跌(包括土地和股票)给日本造成了1500万亿日元的损失,相当于日本3年GDP的总和。
六大主要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从高峰期到位于谷底的2004年下跌了87%,价格仅相当于当初的1/10,日本股市股票的价格则下跌了70%,到2007年,也仅为顶峰时期的46%。
日本的主要资产价格大体回到了1970年的水平,20年的经济成果化为乌有。
![]()
这场巨大的灾难深刻改变了日本企业和个人的生存策略、行为和心理,直到今天日本仍没有从当年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企业普遍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陷入技术性破产。在正常国家,是个人储蓄,企业借贷投资,扩大生产、创造就业机会,但在资产负债表衰退后,企业忙于还债,从最大借贷方变为了最大储蓄者。
2000年,日本企业储蓄超过了个人储蓄,日本陷入了储蓄过剩的状态,钱不流动导致社会财富减少,就业机会消失,社会死气沉沉。
1990-2003年,企业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日本GDP的20%,如此大规模的需求下降足以将任何一个国家拖入经济萧条。
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变为负债最小化,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精神,这时的企业经营策略会“求稳”,致力于削减成本和保持现有业务,以保证企业能有持续的盈利偿还债务,这间接导致日本错过互联网、新能源和AI的大潮。
个人来说,资产负债表衰退导致日本人的心态急剧保守,日本开始出现大量躺平啃老、不结婚不生子的啃老族,他们不再相信奋斗。
1990年前日本人的预期过于乐观,他们对投资和教育的规划都建立在永远不会失业的情况,他们预期自己的薪酬会不断增长,足以覆盖借贷的利率。之前的45年也确实如此。
但泡沫经济破灭后,资产价格的下跌让他们资不抵债。企业忙于偿债让企业不再借贷投资,经营策略变为削减成本,减员增效,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侥幸留下的员工也发现他们的薪酬普遍降低。
民众发现他们难以像以前一样储蓄,而银行的贷款丝毫不少,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压缩消费,甚至动用以前的储蓄还债。
日本曾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但到了2005年,日本每四户家庭就有一户的储蓄额为0。
看到父辈们如此凄惨的下场,日本的年轻一代感到幻灭,认为奋斗已然无用,他们采取了和经济繁荣时期父辈相反的生存策略。
日本年轻人不再努力工作,不再借贷投资,也不再执着于组建家庭,对国家大事更是漠不关心。
他们转而注重个人感受和情绪消费,挣钱不是为了过上奢靡的生活,不是为了宏大叙事,而是让自己开心,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二次元、宠物和游戏上。
经济状况变化后,甚至日本明星的普遍气质也从阳光变为颓废。
![]()
(昭和时期的日本女星更为阳光)
![]()
![]()
(如果对比昭和和平成时期奥特曼人间体的形象,会发现审美完全不同)
日本的两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日本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丈夫挣钱妻子管家,但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男性遭遇大规模失业,不再能支撑家庭的支出,这导致传统的家庭关系趋于解体。
很多日本男人自己也养活不了,因此不再倾向于娶妻,而女人也觉得既然男人无法奉养自己那又何必结婚呢?
经济繁荣时期,对于女权运动,相当多的男性采取容忍的态度,但是经济衰退后,工作机会减少,两性在工作中的竞争关系愈演愈烈,这导致男女对立愈发严重。
总之,泡沫经济破灭深刻改变了日本新一代的心态,他们呈现出和昭和一代截然不同的风貌。
![]()
更糟糕的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日本政府第一时间没有意识到问题,当时经济学家普遍还没有“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日本出现经济衰退是因为货币政策紧缩,只要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就可以缓解问题。
因此日本央行不断降低利率,短期利率降低到0,长期利率降低到1.5%,但仍然没有企业借贷,货币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产生任何作用。
当时的经济学家没有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放贷方,而在于借贷方,企业不借贷不是因为政策不好,而是它们根本无意借贷。
对企业来说,它们也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债务情况,因为一旦信息披露,外界知道企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很快放贷人就会迫使企业以现金进行结算,优秀员工也会跳槽到其它企业,企业将在瞬间倒闭。
为了保住企业,企业高层只能选择隐瞒真实情况,不断向外界表示企业经营良好,而这某种程度也确是事实,日本的产品仍然在全世界具有竞争力,企业的盈利仍然正常,只要假以时日,企业就能将债务还清,再次进入借贷-投资-扩大生产、创造就业的良性循环。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过程持续了15-20年之久。
当然最终日本政府发现了问题,并用政府消费来抵消个人、企业需求的降低,政府通过增发国债募集资金,扩大公共工程建设,部分对冲了负面影响,稳住了GDP。
如今日本经济也确实有了起色,日本社会的活力也开始缓慢恢复。只是在这漫长的15-20年中,日本已经错过了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日本再也回不到它巅峰的位置。
日本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好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已经为人所知,我们仍有机会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更多内容我随后会在知识星球更新。
原创不易,欢迎三连加关注,万分感谢!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在这里有我和嘉宾们最新的宏观形势解读
我们争取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增量
加入星球的读者还可以进入读者群
目前一年199元,续费有8折优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