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地方工作,有到党政机关工作的,有到事业单位工作的,也有到国有企业工作的。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分配住房相对比较容易些;到企业工作的,分配住房一般比较艰难。
那个年代,没有商品房一说,更没有个人买房先例,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眼巴巴地等着单位盖房和分房。尤其是企业,盖一次房非常不容易,职工分配一次住房,如同久旱逢甘霖。
军转干部离开了部队,原来部队分配的住房都要上交(外地的),一下子成了无房户。就这一点而言,军转干部是非常吃亏的:多年的努力分到的住房,由于转业走人,部队住房上交,从有房户变成了无房户,归零了。无房户在地方单位分房很难,因为你没有交房,也就很难换房。所以军转干部能够在企业分配一套住房,如同金榜题名时。
单位分房按资历排队,排队先后靠打分。打分高的排前,打分低的靠后。根据房源套数,决定排名截止分数。
分房打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猫腻很多的系统。你比如军人服役时间只能按照每年加1分,但原单位职工工作时间却能按照每年加1.5分。说辞是军人服役时间属于“本企业工龄”,原单位职工工作时间属于“本单位工龄”,由于身份的不同,加分的方法不一样,尽管工作年限都一样,最终得出的分数差不少。
“本企业”和“本单位”究竟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你能分得清楚吗?显然这就是一个玩弄文字的游戏。你要问分房部门,他们回答:本单位职工长期在单位工作对单位贡献大,打分就高。你要再问军人服役期间就没有贡献吗?他们回答:你们为国家做贡献。
军转干部一般都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二十几年,每年少0.5分,一下子就差出不少分,打分排队肯定靠不上前端,分房就渺茫了。
这就是有的企业分房的“土政策”,而且是经过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举手表决通过的决议。没办法,军转干部只有认了,继续等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