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山火种,妖异之美
——赏析邢之诺《双生花》
作者:秋叶
《双生花》是作家邢之诺早年作品。收录在其2014出版的文集《亢龙无悔》诗歌版块第12首。诗歌讲究“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此诗可谓范本。诗风: 凝练峭拔,色彩浓丽。清冷、媚惑、璀璨、深邃。妖异文字,不寒而栗;行云流水,鬼泣神醉;灵荡九天,千古一魅。原诗如下:《双生花》
记:-----听天籁【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即【神秘园之歌】有感。
天黑,天亮,
天亮,天黑。
以爱的名义,
摇曳,缠绕,芬芳;
以爱的名义,
背向,撕杀,绝望。
妖红的血,
涂满墨绿的殇。
幽蓝的媚惑,
雾淋淋的精魂,
也碎成一缕缕冷凉。
浓了露华,
淡了月光,
绛了霓裳。
如果,
快感就是相互折磨对方;
如果,
可以提前终止这场魔障。
我愿,
一脸娇憨地,
偎向你的箭雨刀霜。
苍白颤抖的唇,
火一样炙烫,
试着燃亮,
这片深不可测的无极之旷。
一声尖叫,
一地荒唐,
一夜悲沧。
倒下的腰肢,
蒲公英般飘荡,
悄悄遗下梦的形状。
祭了传说,
瘦了影子,
肥了土壤。
晚来的风儿,
竖了块无字碑。
蛊了红尘,
醒了爱情,
笑了无常。
秋叶评析: 爱之殇!这首诗像一场在爱里翻涌的幻梦,把亲密关系里的极致拉扯写得又痛又媚。
“天黑,天亮”的往复,是爱里时间感的错位——有时觉得和一个人耗了漫长光阴,有时又惊觉爱恨起落不过一瞬。而“以爱的名义”的两组对比最戳人:前一秒还“摇曳、缠绕、芬芳”,是爱里最柔软的纠缠;后一秒就“背向、厮杀、绝望”,爱成了最锋利的刀,这反差里藏着多少关系的真相啊——爱从不是单一的甜,是糖也是毒,是以温柔起头,却可能走向狰狞的悖论。
“妖红的血涂满墨绿的殇”“幽蓝的媚惑碎成冷凉”,色彩的碰撞太有画面感:热烈的红是痛,沉郁的绿是伤,连曾惑人的蓝都冷了,像爱里那些被打碎的期待,从绚烂落到冰凉。“浓了露华,淡了月光”几句,更是用景物的渐变写心境的褪色——爱里的悸动淡了,连带着曾经鲜亮的“霓裳”都失了色。
后半段的“如果”是困在爱里的人常有的自问:若快感真的是相互折磨,若这场“魔障”能停,哪怕“偎向箭雨刀霜”也愿意。那种带着娇憨的赴死感,是爱到绝望时的孤勇,苍白的唇偏要“火一样炙烫”,想燃亮“无极之旷”,偏又落得“一地荒唐”,这种挣扎里有不甘,也有早就预见结局的悲凉。
最后“祭了传说,瘦了影子,肥了土壤”,把爱里的牺牲写得有了宿命感——爱没留住,人也瘦了,却反倒“肥了土壤”,成了供养往后的养分;而“无字碑”“笑了无常”,又跳出了具体的爱恨,像在说红尘里的爱本就无常,那些蛊人的、醒人的,到最后都成了无常手里的笑柄。叹!生生的两端,彼此站成了岸。惨!双双的陨落,错过了传说中的缘。
整首诗裹着一层妖异之美,把爱里的痴、痛、疯、悟全揉在了一起——爱既是魔障也是救赎,是荒唐也是真相,读着像看一场盛大的毁灭,却在毁灭里咂摸出一点爱的余温,冷得刺骨,又烫得揪心:——惨烈的生命,一次相拥,竟成隽永。爱了一生,一生如梦。多好的叙述,多好的用词,多好的感情!浓郁、睿智、芳华、凝重。无人可比。绝后空前。
正如成真吾先生言:——邢之诺的《双生花》甚妙,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将《神秘园之歌》的幽邃旋律,提炼成十八层地狱里的曼珠沙华。邢之诺听《神秘园之歌》,听出了爱欲三重劫: 一劫情欲灼烧;二劫孤独穿刺;三劫大悟如癫。转而把爱欲镌刻在天堂与地狱的夹层。
![]()
另附邢之诺简介: 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