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界”综合整理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工程院网站发布公告,公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医学界”注意到,多个“价值医疗泰山奖”(以下简称“泰山奖”)获奖者入选,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刘建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
其中,刘建民教授是“泰山奖”2020年度临床研究奖获得者;王拥军院长是“泰山奖”2021年度临床研究奖获得者;蔡秀军院长是“泰山奖”2022年度医疗管理奖获得者;王卫庆教授等推动的MMC(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获“泰山奖”2023年度诊疗方案奖。
![]()
此前,“泰山奖”2022年度诊疗方案奖获得者、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已于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泰山奖”2023年度临床研究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于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5年5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泰山奖”由“医学界”于2019年发起,取意“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责任、重于泰山”,旨在彰显医学工作者的重大使命。该奖项以“科学、专业、善良、担当、创新”为价值观,立足价值医疗理念,通过“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医疗事业发展,以“专业立场 国际标准 中国榜样”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专业性和公信力的医学奖项。
以下为部分往届“泰山奖”获得者(入围此次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介绍。更多关于“泰山奖”的相关信息,请见文末。
院士候选人
刘建民教授
“泰山奖”2020年度临床研究奖获得者
![]()
刘建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介入专家,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战创伤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等职。
“医学界”此前报道,二十多年来,刘建民教授带领团队聚焦国际卒中领域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
例如,DIRECT-MT研究是中国神经介入领域和神经外科领域首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原创论著,研究围绕全球脑血管病医生在临床上急救缺血性卒中过程中困扰已久的问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在血管内取栓再灌注治疗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是先溶栓再取栓,还是可以直接取栓?
“探索更快速更安全地开通闭塞脑血管的新模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研究的主导者刘建民教授曾对“医学界”指出。DIRECT-MT研究正是针对这一全球关注的临床问题,它采用国际最高标准的研究设计和高质量执行,联合41家医院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共同完成。
研究在全球首次证实,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取栓的疗效不差于桥接取栓。DIRECT-MT高质量地完成,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临床医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信心。
最近5年来,刘建民教授团队先后5篇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提供了细分专业领域全球近30%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彰显了中国团队在全球卒中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院士候选人
王拥军院长
“泰山奖”2021年度临床研究奖获得者
![]()
王拥军教授从事卒中临床和科研超过40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的创始人和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首席科学家,也是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脑血管病和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负责推动“健康中国2030”计划中针对卒中等疾病的“五年规划”项目。
2021年10月28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拥军教授团队的CHANCE-2研究结果,作为全球脑血管病精准医学领域第一个三期临床试验,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投稿到
NEJM编辑部决定发表,仅用了9天时间。
此前的CHANCE研究于2013年发表,打破了国际上不能使用双重抗血小板的禁区,改变了世界指南,而CHANCE-2研究把患者分层,做出了全球第一个在脑血管病领域的药物基因组指导的临床试验。
“试验过程中有数不清的感人故事,里面沁透了中国神经科临床医生对临床研究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王拥军教授回忆,“真的多亏了这些非常敬业的医生们。”
过去10年,王拥军团队完成超过50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14项研究为国际范围的卒中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过去40年,他在国际临床医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被世界卒中组织授予最高成就奖“主席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王拥军教授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2030年,中国的脑血管病证据能占全球证据的30%,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
院士候选人
蔡秀军院长
“泰山奖”2022年度医疗管理奖获得者
![]()
蔡秀军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擅长于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等疾病的诊治,在微创外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拥有多项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发明,在多项技术和手术方式上实现国际国内首创。
他主持制定了首个中国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操作指南,创建了国内首个微创医学学科,创建中国腹腔镜肝脏外科学院等。2021年牵头组建了全国首个微创医学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蔡秀军教授主持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如国家863项目、“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浙江省重大专项课题、浙江省科技重点课题等。
此外,蔡秀军教授曾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等。
由于一系列突出成绩,蔡秀军教授2023年获第四届“医学界价值医疗泰山奖-医疗管理奖”(现已更名为“医疗创新奖”),当年的颁奖词为:
他掌管的是一家只有29年历史的年轻医院,却连续四年跻身国考前1%的A++序列,用最短时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他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作医院管理的实践准则与最终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借鉴全球优秀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打造“邵医模式”。
据悉,在三甲医院林立、医疗资源丰富程度排名全国前五的浙江省杭州市,创建于1994年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第一方阵——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前1%的A++序列,用最短的时间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公立三级医院。
院士候选人
王卫庆教授
MMC获“泰山奖”2023年度诊疗方案奖
![]()
王卫庆教授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等,专注于代谢性疾病与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近期,中华医学会官网发布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名单”。名单显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担任主任委员。
2024年10月,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第五届泰山奖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MMC(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荣获“第五届价值医疗泰山奖-诊疗方案奖”(今年更名为“医疗创新奖”),获奖理由是“以创新诊疗方案引领中国糖尿病管理新篇章”,王卫庆教授作为MMC的重要推动者,在现场领取了这一奖项。
“为什么我们坚持做MMC?因为患者获益,血糖被更好地控制;因为医生获益,更多的医生提升了科研能力;因为医院获益,能有效管理更多的患者;因为社会获益,减轻了社会整体的医疗支出。这是符合价值医疗理念的。”王卫庆教授对“医学界”说。
据上海瑞金医院今年6月23日介绍,全国已有2052家医院加入MMC体系,精心管理着近317万糖尿病患者,其中1518家已正式接诊患者,每月新增管理患者超10万名;遍及中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成功构建起打通“院内诊疗”与“院外管理”的双闭环模式,实现患者全病程精准化管理。
此外,MMC规范化管理带来代谢病指标控制率的飞跃——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7%)从基线的22.7%大幅提升至53.2%;代谢指标综合达标率更从7.3%跃升至19.8%。
今年的“泰山奖”共设六大奖项
分别为
临床医学研究奖
基础医学研究奖
公共服务奖
(原公共卫生奖、公益人物奖、医疗报道奖合并)
医疗创新奖
(原诊疗方案奖、医疗管理奖合并)
药物突破奖
医疗器械突破奖
各个奖项具体详情
以及
往届获奖者专访
请点击以下链接查阅
部分往届“泰山奖”得主专访(入围此次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泰山奖”往届得主卢煜明院士、黄晓军院士专访:
附今年“泰山奖”奖项的相关信息:
划重点!
今年“泰山奖”
最终奖项获奖者将由
泰山奖评审委员会和
泰山奖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出
今年10.18
让我们相约上海
相聚2025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
第六届泰山奖颁奖仪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