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市场的目光还聚焦在资深投资人的布局时,26岁的王凯莉以一笔近3亿港元的港股收购案悄然打破了这一惯性认知。
这场收购不仅让一家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易主,更让市场开始审视这位“新城二代”、王振华之女背后的资本逻辑与家族背景。
她的入局,既是个人在资本市场的首次亮相,也折射出当下港股并购热潮中年轻一代参与者的新动向。
近3亿元港元收购案,“低价拿壳”的清晰操作
近日,港股中国新零售供应链(3928.HK)的一则公告,将万疆资本与王凯莉推至台前。根据公告,万疆资本以两步走的方式收购该公司全部股权,操作路径清晰且目标明确。
1. 第一步是收购控股权
万疆资本以2.228亿港元现金,从控股股东Alpine Treasure Limited手中买下3.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5%,每股价格0.6189港元。
这一价格与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停牌前3.5港元/股的收盘价相比,折让幅度高达82.32%,即便与公司最新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相比也仅溢价75.95%,属于典型的“低价拿壳”。
2. 第二步是发起强制要约
按照港交所规则,持有上市公司75%股权后需向剩余股东发起全面要约,万疆资本因此以相同的0.6189 港元/股的价格计划收购剩余1.2亿股,涉及资金7427万港元。若要约完成,其总收购成本约2.97亿港元。
从标的公司来看,中国新零售供应链的“壳股”特征十分明显。这家2018年成立、2019年港股上市的公司,核心业务是在新加坡做建筑服务与物业投资,包括土木工程、楼宇建设、建筑材料物流及物业租赁,但业绩已连续5年亏损。
2024财年实现营收5597.36万新加坡元,同比微降0.15%,归母净亏损78.42万新加坡元。此前三年,其净亏损分别为150万、100万、80万新加坡元,且股票成交量长期偏低,市场流动性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方万疆资本的成立时间与收购节奏高度契合。该公司今年7月才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距离签订收购协议仅两周,明显是为此次交易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SPV)。
而穿透股权后,万疆资本的唯一董事与实益股东正是王凯莉,这也让这场看似常规的“买壳” 交易带上了更多身份关联的讨论度。
王凯莉与新城系:家族信托支持的首秀
王凯莉的名字之所以引发关注,核心在于其背后的“新城系”背景,她是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现任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
从个人履历来看,王凯莉于1999年出生,2021年从北京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赴海外深造,2023年取得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学位,2024年又拿到伦敦大学学院数字媒体(教育)方向文学硕士学位。
学业结束后,她并未直接进入新城系旗下地产公司,而是从2024年10月起担任私人投资公司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的董事,负责“物色及评估投资机会”,此次收购是她首次独立操刀上市公司并购。
资金层面,公告明确收购款来自万疆资本内部资源,并无外部融资,而这些资源的核心是“Hua Sheng信托”。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王振华专为家族成员设立的信托,王凯莉作为受益人通过信托权益分配获得资金。
事实上,王振华早在2018年就将新城控股、新城发展(港股)、新城悦服务(港股)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装入家族信托,受益人涵盖全部家庭成员,此次收购像是家族资产支持下的一次实践。
从家族格局看,王凯莉的登场并非偶然。2019年,王振华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刑5年,其长子王晓松临危受命接任新城控股董事长,通过出售资产降负债、放缓拿地等策略,让新城控股在地产寒冬中维持了经营性现金流连续6年为正的稳定状态。
2024年7月王振华刑满释放后,新城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家族传承布局,王凯莉此次涉足资本市场,可视为家族将投资业务交由新一代打理的信号。
不过王凯莉目前缺乏直接商业运营经验,公告中也提及她“履历中未见直接商业背景”,但 “预期不会对交易完成后公司的管理及营运造成重大影响”。
港股并购热潮,年轻玩家入局
当下的港股市场正迎来并购活跃度上升、资本动作频繁的阶段,这为年轻参与者提供了入局的土壤。
从市场整体趋势看,2025年港股并购呈现量增和领域集中的特点。一季度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长6倍,并购交易同步升温,跨境并购总额持续上升。
具体案例中,既有蔡文胜旗下资本6.5亿港元收购“天后商厦”、接连拿下中国金融租赁与中国新经济控股权,计划转型AI与Web3.0投资平台;也有歌尔股份斥资104亿港元收购两家精密制造公司,深化垂直整合;还有中国生物制药以9.51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创下年内创新药最大并购案。
这些交易覆盖地产、制造、医药等多个领域,且普遍带有“低价拿壳”、“资产注入预期”的特征。
从市场逻辑看,港股的估值优势是吸引资本入局的核心原因。2025年随着全球资本回流中国资产,港股被视为“价值洼地”,尤其是连续亏损、市值偏低的“壳公司”,成为资本眼中低成本获取上市平台的选择。
不过市场也需理性看待,港股并购并非稳赚不赔,此前天齐锂业蒋安琪接班后首年业绩由盈转亏、宗馥莉接班娃哈哈后需应对营收增长压力等案例,都说明“企二代”入局后仍需面对业绩考验。
对王凯莉而言,此次收购只是起点,后续能否通过资本运作让中国新零售供应链摆脱亏损、实现估值提升才是真正的挑战。
她能否成为“并购大佬”尚未可知,但这场交易已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家族企业传承与年轻玩家成长的样本。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案例出现,资本市场或许会逐渐习惯年轻一代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资本博弈中。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