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朱琴燕 顾家浩
本报讯 菱桶荡开涟漪,采菱女穿梭在一片碧绿的菱叶间,将一只只藏在底下的菱角揪出来,装入桶内。近日,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的马家荡红菱又到了丰收季。
“采菱的活从这个月头就开始了,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南梅村村民周田宝告诉记者,从8月初开始,每天清晨她都划着菱桶在马家荡采菱。虽然已经70多岁,但每年到了采菱季,她总是闲不下来,红菱采摘完,早上就会拿到农贸市场售卖。
马家荡红菱在每年4月下旬播种、5月育苗、6月底种植、8月开始采收,直至10月中旬采收结束,爱吃菱角的市民近期可以大饱口福。这条湖荡附近的菱农大多从小就受长辈熏陶,耳濡目染学会了采菱技艺。
采菱不仅辛苦,更要讲究技巧。看上去很简单,但要在小小的菱桶中坐稳而且还要前行相当有难度。南梅村的菱农个个都是采菱高手,不必借助其他工具,以手当桨就能让菱桶在湖荡内平稳迅速地行驶。每年夏末秋初,采菱是南梅村的一道民俗风景线。
和圆润无角的南湖菱相比,长着四个尖角的马家荡红菱看上去更加粗犷一些,剥开紫红色的外皮,里面的菱肉雪白,吃起来肉质鲜甜、口感爽脆。村民们沿袭了传统的“活水养菱”方法,将菱角种植在流动的水域内。南梅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带的菱农对种植红菱的水域保护意识很强,水体清洁的湖荡也是多年来马家荡红菱始终能保持鲜甜口感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