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白宫与欧盟相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就一项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这份贸易协议框架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农产品、工业品、芯片半导体、能源等诸多领域,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经济大网,将美欧紧密相连,同时也牵一发而动全身,波及世界经济的各个角落。
在这次美欧贸易协定框架里,欧盟让步不少。按白宫说法,欧盟会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品的关税,这样美国的汽车、机械、电子产品等就能更顺利地进入欧盟市场。以前欧盟收关税,让美国企业出口成本变高,产品在欧盟卖得贵、竞争力弱,现在没了关税,美国企业能低价卖货,可能会抢占更多欧盟市场,给欧盟本土相关产业带来压力。
![]()
同时,欧盟也给美国农产品开放了更优惠的市场。像美国的坚果、乳制品、果蔬、肉类等,在欧盟市场能更有竞争力。对美国农业来说这是好事,之前欧盟市场门槛高,美国农产品不好进,现在欧盟让步,美国农民和农业企业有了新机会。比如美国乳制品,之前因关税等限制在欧盟占比低,现在有望多卖些,能增加出口收入,还能带动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另外,欧盟还会延长并扩大对美龙虾的相关条款,把加工龙虾也算进去,这对美国龙虾产业也是个提振。
![]()
再看美国这边,在关税上的做法挺复杂。按声明说的,美国对欧盟商品收关税时,会选两个税率里高的那个 —— 要么是美国的最惠国税率,要么是把最惠国税率和互惠税率算在一起的 15% 税率。这其实就是说,大多数欧盟商品被美国收的关税最多不会超过15%,像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木材这些重要东西都包含在内。和之前美国那些没准头的关税政策比,这规矩能让欧盟出口企业对市场环境多些把握。
![]()
不过,不是所有欧盟产品都要按 15% 的上限收关税。从2025年9月1日起,美国说只对欧盟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软木)、所有飞机及零部件、通用药品和它们的原料、化学前体等几类产品按最惠国税率收税,这能看出美国定关税时挺灵活且有针对性。比如飞机及零部件,美国自身也涉足该领域的生产和出口,按最惠国税率收税可维护其相关产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避免因高关税遭报复;对通用药品及相关原料按此税率,或为保障药品供应稳定、降低国内药价。另外,美欧还同意考虑将其他对双方经济重要的产业和产品纳入相关清单,为日后关税政策调整留了余地。
![]()
除了传统贸易领域,这次协议在能源、芯片上的规定,能看出美欧想把彼此经济绑得更紧。能源方面,欧盟计划到 2028 年买够 7500 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核能产品,这既能让欧盟补充能源缺口、减少对俄罗斯等国的依赖,也能给美国能源产业带来大市场,助其扩大出口、巩固全球能源市场话语权。芯片半导体领域,欧盟答应买至少 400 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欧洲数据中心建设,既满足了欧洲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也给美国芯片企业带来大订单和高利润,助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
此外,到2028年欧洲企业要在美国战略性领域多投6000亿美元,这会让美欧经济联系更紧,推动双方在技术、产业上深度合作。同时,欧盟还打算多从美国买军事和国防装备,这不仅关乎经济,更与军事安全战略相关,能让美欧的同盟关系更牢固。
美欧虽达成贸易协定框架,但这只是谈判关键节点,后续仍有不少挑战。欧盟内部对此协议看法不一,部分成员国和行业组织心存担忧。比如欧盟汽车产业协会认为,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最高 15% 关税,会削弱欧盟汽车在美竞争力,冲击相关产业,德国作为汽车产业支柱,其企业或面临在美销量下滑、利润及生产计划受影响的情况。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也表示,协议是 “单向让步”,不符合欧盟根本利益,这体现出欧盟内部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欧盟委员会落实协议需获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支持,按内部程序推进,过程或遇不少阻碍与博弈。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将继续与美合作,推进关税削减和拓展合作领域,这意味着美欧贸易谈判将持续。未来双方需深入探讨原产地规则、数字贸易壁垒界定等细节 —— 前者要明确产品原产国以保美欧利益、防第三方搭便车,后者需解决不合理壁垒以促数字贸易发展。同时,双方得平衡利益、兼顾产业与市场需求,这对谈判智慧和决心要求很高。全球经济也关注其后续,因其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业链及世界经济复苏等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