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实习生张媖玫 企业队伍人员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国企高企总量从3家增至15家,市属国企信用评级显著增强。据悉,三年来,惠州市国资委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体任务完成率突破90%,预计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全市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成立数字化转型联盟
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为构建符合惠州实际的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改革深化提升,惠州市国资委出台了20余份改革配套制度。其中,《惠州市国资委所属企业主责主业清单》围绕水务、交通、城市建设、港口、资本运作及产业投资六大核心领域,明确功能类企业(水务、交投、城投、港投)非主业投资比例上限为3%,竞争类企业(国投、产投)为10%,坚决遏制盲目扩张,避免资源分散与经营风险。
明确了主责主业,市国资委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成立数字化转型联盟,加快市属国企数智化转型升级。
其中,市国投集团大数据公司联合广州数据交易所,累计上架进场的数据交易标的达52个,涵盖金融、交通、旅游、低空等多个领域;市交通集团惠泊车公司依托智慧共享停车云平台,推出的“智行统计类数据产品”,顺利获得全市首个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并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并成功上架广州数据交易所;市水务集团首款数据产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实现广东省供水企业数据要素产品首例挂牌交易,2024年交易标的涉及企业46户,并通过“成本法”完成数据资产入表。
除了硬件升级,还要软件提升,惠州市国资委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把“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作为企业招聘“硬性条件”,加强聘前近亲关系排查,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回避制度,企业队伍人员结构持续优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比办法实施前增长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23年初的31万元/人,增至目前的39万元/人。
市交投集团成粤东首家
获三大国际评级国企
惠州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国资委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积极培育国企高企。深改行动以来,全市国企高企总量从3家增至15家(含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企整体申报通过率提升近60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既做加法,也做减法。惠州市国资委整合资产提效能,大力推进市属国企专业化整合,2023年以来,合并“同类项企业”60户,清退“两资两非”企业百余户,持续精简员工,优化人员结构,用工成本节省约20%,预计年内继续压减同质化经营子企业30余户。
同时,深化不动产“双集中”(产权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扎实开展不动产清查专项行动,共清查出不动产3446宗。建立“惠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平台”,将暂时闲置不动产分批分类梳理为“完善手续”“低效再提升”“无效待处置”3个项目库,分类施策开展盘活,目前已盘活各类闲置不动产93万㎡,其中,通过租赁方式盘活不动产,租金收入从原来748万元/年大幅提升至2614万元/年;通过资产处置或政府收储方式盘活不动产,收回资金近4亿元,企业资产效能进一步释放。
通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市属国企信用评级显著增强,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有效提升。市交投集团成为惠州首家获评AAA主体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以及粤东地区首家获得三大国际评级的国有企业,市水务集团、城投集团、港投集团、国投集团、产投集团获AA+主体信用评级。
参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2个
总投资965亿元
深改行动以来,市属企业积极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在丰字形交通、高铁配套、城市开发、港口码头等领域奋力攻坚,累计参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965亿元。
围绕“2+1”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市国资委组建惠州百亿产业母基金,扩大有效投资,参与TCL、德赛、华阳等23家优质本土“龙头”“链主”企业定增。同时,强化国有经济在社会民生等领域供给,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70套,新增(含改造)泊位超4万个,升级改造国有农贸市场18家,新增现代养老床位188个,所属石场累计向省市重点项目供应骨料约746万吨。
接下来,市国资委将在发展上求创新、在改革上求突破、在监管上求实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