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了央国企在施工合同订立和履行中的套路与应对策略,本期说央国企的应诉思路。
央国企的出庭人员多是内部法务,他们采取一切否定式的应诉思路:
1、没有落实到纸面的补充协议/变更洽商/调价/补偿,一律否定。
2、不能提供证据原件的,一律否定;提供了证据原件的,否定签字人身份;确定了人员身份,否认其签字;确认了签字,否定签证单内容;确认了签证单,否定价格;不认量不认价,申请造价鉴定。
3、法官让他们核实某些问题,法务推给商务,商务推给工程,工程推给成本,一个问题核实几个月没结果,仍然是“拖”的思路。
我的几点实务经验分享:
1结算阶段,央国企的内部审核价格极低,下游分包或接受,或不能接受,拖几年,还是这个结果。央国企人员不敢突破内部审核价,但是如果有判决书,无论判多判少,个人没有责任。
2没有结算协议,不影响起诉。起诉后,由法院委托第三方机构(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本质上还是工程结算,只不过是法院委托的工程结算。
3鉴于央国企采取一切否定式的应诉思路,一定要增加证据意识和风险意识,过程中落实签证资料,保留图纸,通过拍照/录像/微信/邮件/短信等方式固定证据。(文/北京和铭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