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考学输了,但实际赢了。
见多了考上985、211大学举办庆功宴的,见过被保送录取庆祝的,但你见过考上大专也举办升学宴的吗?
最近河南南阳一场普通的宴席,在网上是彻底吵翻了天。
![]()
宴席上,白色的背景墙格外醒目,上面印着“寒窗苦读十三年”。
旁边摆着一份录取通知书 —— 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大专。
视频中女孩的父母忙着给亲戚递烟倒茶,桌上的喜糖和礼帖透着浓浓的喜庆。
可就这么一场家宴,却被网友追着问:“大专生也配办升学宴?”
![]()
每到开学季总能在网上刷到各种各样的升学宴和庆功宴,翻开这些视频账号,孩子和家长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庆祝自己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
然而前不久,一个特殊的升学宴闯入这个赛道引起了全网的关注。
事情发酵后评论区像开了锅,不少网友都讽刺调侃说考大专自己考试的时候睡一觉都能考上,还用举办宴会吗?
![]()
有人说得直接:“我家孩子考了 985 都没办宴,这家人是想钱想疯了吧?”
还有人讽刺:“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办升学宴了?大专也配?”
甚至从视频中能看到,整个升学宴举办的还算豪华,而当时桌上甚至还放着礼帖什么的,于是就有网友盯着桌上的礼帖较劲:“明摆着圈钱,吃相太难看。”
![]()
可视频里的细节却耐人寻味:女孩给妈妈说 “上大学我自己挣钱,不用你给生活费” 时,妈妈红了眼眶;亲戚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没有丝毫尴尬,反而满是笑意。
这场景,怎么看都不像 “圈钱”,更像一场普通家庭对孩子的庆祝。
![]()
实际上像这样看起来“没必要”的升学宴也并不是第一个了,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有网友爆料。
在去年云南也有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女孩考上高职后,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挨家挨户地通知亲戚:“我家娃考上大学了,来家里吃顿饭!”
有人觉得这父亲 “太张扬”,可他却说:“娃读了十二年书也很不容易,我就想让她知道,家里为她骄傲。”
![]()
或许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有考上一个好大学才能心安理得的庆祝,要是考不上就等于没认真学过习没必要庆祝。
但事实上对于有些父母来说,相较于成绩考的高不高他们当父母的更看重孩子本身,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不管是本科还是大专都算 “光宗耀祖”。
![]()
就像这位河南南阳这家人,或许在他们眼里,“寒窗苦读十三年” 不是噱头,而是孩子真真切切的付出:
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书,深夜还在做题,哪怕最后只考上大专,这份坚持也值得被好好庆祝。
但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总有人揪着 “大专” 两个字不放?
![]()
或许是 “学历滤镜” 太重了,毕竟在不少人眼里,只有 985、211 的录取通知书才配得上 “升学宴”,仿佛学历成了衡量 “庆祝资格” 的唯一标准。
可他们忘了,升学宴的本质是 “升学”,不是 “状元宴”,就像有人说的:“哪怕是读老年大学,从中学到大学,也是升学,凭什么不能庆祝?”
![]()
而在这些争议声里,另一个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河南老王的女儿也考上了大专还是主动选的,他表示自己女儿学习天分不算高,就算是高三时补了无数课,成绩还是在本科线边缘徘徊。
有人劝老王:“让孩子再复读一年,怎么也得考个本科。”
![]()
可老王摆摆手:“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自己选的专业,能学门手艺,以后不管是去公司上班,还是自己开个小店,都挺好。”
升学宴那天,姑娘笑得格外灿烂,她自己订了蛋糕,还在背景墙上写了两行字:“吃好,喝好,玩好,敢于与众不同!”“寒窗苦读十三年,恭喜考上职业技术学院!”
面对镜头,她大大方方地说:“不管考成什么狗样,我都相信自己前途无量。”
![]()
这场宴席只请了几桌亲戚,没有铺张,却比很多 “豪华升学宴” 更让人动容。
有人说这家人 “心大”,可仔细想想,这份 “心大” 背后,是对孩子的接纳:不逼她考名校,不拿她和别人比,只在乎她是不是真的开心,是不是对未来有期待。
反观广东偏远村里的一场升学宴,更让人感慨,有户人家的孩子考上了肇庆学院 ——一所二本院校。
![]()
在很多人眼里 “不值一提”,可这家人却拉了红色横幅,放了鞭炮,几位穿红衣的老人坐在门口,乐呵呵地招呼宾客。
网友说:“在大城市二本可能不算什么,但在这村里,能出个大学生比中彩票还难。”
这两场宴席,和南阳的案例放在一起看,其实藏着同一个道理:升学宴的意义,从来不在学校的 “档次”,而在家庭对孩子的态度。
![]()
是觉得 “考得不好丢了人”,还是相信 “只要努力了就值得被肯定”?前者会给孩子套上枷锁,后者却能给孩子底气。
而那些骂南阳家长 “圈钱” 的人,可能没算过一笔账。
有网友算了笔明细:现在四线城市的宴席,一桌菜至少 2000 元,加上烟酒,随便办 10 桌,就得花 3 万块。
![]()
可亲戚随礼,一般也就 200-500 元,一家来三四口人,算下来份子钱可能刚够覆盖成本,甚至还得倒贴。“真想圈钱,还不如不办。”
更有人说:“父母随了十几年礼,孩子办场升学宴,不过是把之前随出去的钱‘收回来’一点,怎么就成了‘贪心’?” 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
或许是因为有些地方把升学宴办变味了。有人为了 “撑场面”,明明孩子考得一般,却非要定高档酒店,甚至到处发请柬 “逼” 人随礼。
还有人一年办好几次宴,升学宴、生日宴、乔迁宴…… 把人情往来变成了 “敛财工具”。
就像网友说的:“大家骂的不是大专生办宴,是借各种名义捞钱的风气。”但事实也并非如此。
![]()
我们总以为 “名校就等于成功”,可现实是:90% 的工作都是普通岗位,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只需要踏实的能力。
就像有人说的:“985 毕业的闷葫芦,可能不如大专毕业的机灵鬼混得好。”
南阳那场升学宴里,女孩说 “自己挣钱赚生活费”;老王的女儿说 “相信自己前途无量”;广东山区的孩子,或许正带着乡亲的祝福,在大学里拼命努力……
他们或许没考上名校,但眼里的光,比很多 “名校生” 更亮。
![]()
其实,升学宴的本质,是给 12 年寒窗苦读一个交代。不管考去了哪里,孩子都曾为了梦想熬过无数个夜晚,这份坚持不该被学历否定。
就像有人说的:“哪怕是考去大专也是从中学升到了大学,这本身就是成长凭什么不能庆祝?”
那么对于考大专举办的升学宴,你觉得可以吗?
![]()
信息来源:个人账号
参考资料:
1.抖音个人账号“霏不瘦”
对此,您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赞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