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东莞发布了《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从8月21日至29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中考改革实施意见,与现行的东莞中考方案相比,改革后,考试科目将从10门减少至8门,生物、地理2科不纳入中考录取总分,中考总分将从800分调整为680分。
科目及分值拟调整如下
考试科目与计分方式调整:
语数英权重提升,生物地理不计总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根据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改革后,东莞中考考试成绩以分数、等级赋分或“合格/不合格”呈现。
其中,录取计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说)、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等8科,考试成绩分别按不同的权重比例折算后计入学业考试成绩。物理、化学的考试成绩由笔试成绩及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合成,其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占10分。各科的卷面分值和权重比例如下表:
等级赋分科目上,从2026年参加初二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2027年升读高中的考生起,生物、地理2科不纳入中考录取计分科目。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等5科的考试结果以等级加分数呈现,分A、B、C、D、E五个等级,所占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纳入名额分配的优质普通高中只录取生物、地理2科为A、B、C等级且音乐、美术、信息科技3科为A、B、C、D等级的学生。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收特色发展学生对等级赋分科目的成绩要求按自主招生方案确定。
四大改革方向:
减科目降难度,促均衡保公平
根据中考改革实施意见起草说明,东莞市教育局介绍,中考改革紧扣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在遵循省有关规定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立足东莞实际,坚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和确保平稳有序实施并重,强化育人导向、淡化升学竞争,通过优化考试科目和考核方式、科学设置录取计分科目和权重、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降低考试难度等举措,深⼊推进“双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元评价、轻负高质的考试生态。主要改革方向和调整优化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减少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从2026年参加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的学生开始,生物、地理实行等级考试,生物地理成绩不计入中考录取总分。参照高考以等级加分数呈现考生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C等级或以上占比约83%,D等级或以上占比约98%。调整后,从2027年起我市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从原来的10门减少为8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法、体育)。
二是降低中考总分,提高语数英和体育分值权重。从2027年起,我市中考总分由800分调整为680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值不变,权重从45%提高至52.9%;体育分值不变,权重从7.5%提高到8.82%。
三是降低体育考试难度、增加日常考核占比。从2026年体育中考开始,适当降低体育现场考试部分项目的难度,增加现场考试的可选择项目。从2025年9月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将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纳入中考体育成绩;2028年中考开始,中考体育成绩中50%由平时成绩构成。
四是完善其他配套改革。逐步扩大将录取名额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优质普通高中范围,将新增的优质普通高中纳入名额分配,保障更多薄弱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落实省文件要求,明确初中阶段中途转学的考生不能参与名额分配录取,杜绝在优质初中就读的学生临时转学到薄弱初中参加中考占用名额分配指标,保障薄弱初中学生升学权益。按上级政策规范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公安干警子女、台湾学生、华侨子女等群体中考加分管理。考虑未来几年中考考生数仍将持续增加,为保障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权益,在加大力度新建扩建高中学校、大幅增加高中学位供给的同时,从2027年中考往届生不可报考公办普高,更好促进教育公平、维护中考招生秩序。
目前,该实施意见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正式实施方案
请等待东莞市教育局的进一步公布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 让 更多人看到
来源: 东莞发布、东莞+
编辑:雷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