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友反映,有的时候看不到公众号的文章提示。这是因为公众号平台已经修改了文章的推送机制。想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公众号的最新消息,请将本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观海局
近日,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成功破解了长期制约的世界性难题,在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该团队研发的新型催化体系,以接近100%的完美选择性,在温和条件下将气态的甲烷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甲醇,为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就地转化、高效利用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
“可燃冰”开发利用难题待解
创新技术破局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蕴藏在中国南海的巨大战略能源宝库,其主要成分甲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然而,甲烷分子结构异常稳定,传统的工业利用方式如同“大火猛攻”,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粗放式转化,不仅能耗巨大,且大量甲烷被过度氧化为二氧化碳,造成能源和资源的双重浪费。因此,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原子级的精准调控,将甲烷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甲醇,一直是全球催化化学领域的“圣杯级”挑战。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为国家“可燃冰”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份“海南方案”。他们巧妙地设计出一种纳米级别的钯(Pd)催化剂,通过对晶面的精密“装修”,能够精准识别并激活甲烷分子。更关键的是,它对目标产物甲醇具有一种“快速释放”的特性:一旦宝贵的甲醇分子生成,催化平台会立即将其“弹出”,避免其在反应环境中停留过久而被过度氧化。这项突破性技术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是根据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甲醇的选择性高达99.7%,几乎实现了“零损耗”的完美转化;二是整个过程仅需70℃的低温,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业化生产将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具备了极高的商业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产业布局
基础研究加速推动深海产业链发展
从南海深处开采的“可燃冰”,有望在海南本地被高效、低成本地转化为清洁的甲醇燃料。同时,甲醇作为“化工之母”,可以进一步合成为新材料、特种纤维等各类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这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更意味着海南有望成为全球深海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据悉,该成果是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继2024年通过调控超薄PdxAuy纳米片上金原子的覆盖率,揭示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微观机制的基础上又一个未来突破。未来,团队将充分发挥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一流科研平台优势,推动绿色催化技术产业化,为碳中和政策提供科学支撑,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全链条创新,为能源与环境的全球挑战贡献“海南方案”。
*责编:张茉
*来源: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