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1日,暑气渐消,但空气里仍留存着些许燥热。比天气更炽热的,是重庆渝北兴隆镇的群众赶来参加法治宣传活动的热情。遮阳帽下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中的蒲扇摇个不停,却丝毫挡不住大家围在咨询台前的专注——这是兴隆镇政府联合茨竹法庭开展的“法治合伙人”宣传活动现场,一场带着泥土气息的普法盛宴正在这里热闹上演。
![]()
“刘庭长,我家那片菜地被邻居的鸡啄了,找他理论还吵了架,这事儿该咋解决?”刚把摊位摆稳,茨竹法庭的刘长军庭长就被村民围住。他笑着接过话茬,没有搬法条,而是先讲了邻村两户人家因宅基地边界闹到法庭,最后既伤和气又花钱的案例,再慢慢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先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实在谈不拢,镇上的调解室和法庭都能给大家评理。”通俗的话语像一股清泉,浇灭了村民心里的火气。
广场另一侧,镇平安办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分发法治宣传手册。手册里没有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婆婆不给带娃能起诉吗”“打工老板拖欠工资咋办”以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问题做标题,配上漫画图解和本地真实案例,刚摆出来就被抢领一空。“以前总觉得法律离咱们太远,现在才知道,过日子遇到的坎儿,都能在这本小册子里找到说法。”拿着手册仔细翻看的李大爷连连点头,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正午时分,日头最烈,临时搭起的凉棚下却越发拥挤。茨竹法庭特意准备的“模拟法庭”环节开始了,工作人员穿上法袍、敲起法槌,用村民们熟悉的土地承包纠纷当剧本。当“法官”敲响法槌宣布“判决”时,围观的群众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场模拟庭审,正好解开了不少人心里的疙瘩。
“天热怕啥子?你们送来的这些‘法律凉方’,比空调还管用!安逸!”散场时,村民王大妈攥着刚领到的宣传册,非要把自家种的西瓜塞给工作人员。看着群众脸上的笑容,镇平安办工作人员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却甜丝丝的:“只要能让法治观念扎根在群众心里,再热的天也值。”
活动结束后,广场上的人影渐渐散去,但法治的种子已悄然播下。这场在烈日下开展的宣传活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贴近民心的方式,让法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兴隆镇夏日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
通讯员 刘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