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买房时“一次性付清”和“还贷30年”,区别有多大?早知道早受益

0
分享至



去年以来,中国楼市迎来了一波政策“暖风”,房贷利率持续走低,限购限贷逐步松绑,公积金贷款额度也上调了,这让许多年轻人和刚需家庭,开始重新考虑买房这件事。

但在买房时,购房者却通常会陷入新的焦虑之中,到底是一次性全款买房划算,还是分30年慢慢还更好?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两种方式到底差在哪里?哪个更划算?哪个更适合普通家庭?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即便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调的大背景下,表面看似轻松的月供,其实背后藏着不小的代价。

比如商业贷款70万元,期限30年,哪怕利率降到了3.5%,最终也要支付超过40万元的利息。

这相当于你买了一套房子,还白白送了一辆中高端车给银行。

更关键的是,大多数人采用的“等额本息”模式,前期还的大多是利息,本金还得慢慢来,就算利率再低,30年总利息的数字依旧惊人。



不少人认为,贷款买房可以“提前享受住房权益”,这话不假。

你只需准备约30%的首付,就能拿到房子入住,结婚、生孩子、落户口都不耽误,剩下的钱还能用于装修、创业、投资,哪怕只是应急备用金,也能让家庭更有底气。

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贷款30年,每个月固定还款金额,看似压力大,但随着收入增长,实际月供的“重量”反而在变轻,长期看,房贷也是一种对抗通胀的工具。



但贷款带来的长期债务压力,也不是轻描淡写能一笔带过的,30年,意味着一个人从青年走到中年再到老年。

在这期间一旦发生失业、健康问题、婚姻变动,都会直接影响还贷能力,一旦断供,不仅房子可能会被拍卖,就连征信也会受损,影响孩子教育、贷款、就业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等额本息的前期“利息陷阱”,大多数人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

有些人贷款买房后,想着用剩下的钱去炒股、买基金,甚至投资创业,赚到的钱可以覆盖利息。

但现实是,不少人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结果不仅没赚反而亏了本金,最后债务更大,资金链一断,房贷、生活、孩子教育都成了问题,真正能用贷款撬动财富的人,少之又少。



普通人贷款买房,更多是出于无奈,而不是所谓的“高阶理财”。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一次性出钱买房,也不愿意贷款三十年。

虽然短期痛,但至少未来几十年不用再过“月月交租”的生活,特别是对一些年纪稍大的购房者来说,贷款周期太长,他们根本等不到还清那天。

对他们来说,“拥有”比“使用权”更重要,但全款买房,真的就全是优点吗?显然不是,先不说大多数家庭没这么多钱,就是有,全款买房的压力也不是谁都能扛住的。



现在二三线城市一套90平米的普通商品房,总价基本在100万上下,如果选择全款,那就等于把家庭所有的积蓄压进去,甚至还得靠父母、亲戚凑一凑。

但问题是买了房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装修、家电、孩子教育、看病、养老……没有一件事是不用花钱的,可一旦全款买房,哪儿还有闲钱应对这些,更别说有什么突发情况?

选择一次性买房的群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或家庭条件较好的群体。



他们不愿意背上长期债务,不想每天为月供发愁,更看重“无债一身轻”的踏实感,全款买房,产权立刻到手,想怎么处置都方便。

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买房就是一锤子买卖,图个安心。

更何况,开发商和房东面对全款客户,往往会给出九折优惠,甚至免中介费、免税费,交易流程也更快。

但全款买房的“代价”,也不仅仅是一次性支出这么简单。



所有资金锁死在房产里,流动性差,万一家里有个病人,或者临时想变现房产,可能要等上一两年。

而且现在的房价一路下跌,过去几年已经有不少人手里持有的房子贬值,卖都卖不掉。

全款买房也意味着放弃了“杠杆”的机会,房市不景气时,一旦失去流动性,资产反而成了负担。

现在中国年轻人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不敢病、不敢辞、不敢生孩子,很多都和房贷有关。

房子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如果房子逼得人喘不过气,那可能买得不是房子,而是牢笼。



从政策角度看,国家正在努力降低购房门槛,2024年起,各地纷纷下调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普遍降至4%以下,有的城市首套房利率甚至低至3.15%,公积金额度也在不断提高,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先上车”。

这给了年轻人一个机会,特别是刚需家庭,可以先买小户型,未来经济条件改善后再置换,与其等到房价回升再后悔,不如趁政策宽松时行动。

不过,在楼市库存压力较大的当下,很多城市存在“流通性差”的问题,部分房源挂牌两三年都卖不出去,购房者要有心理准备,房子已经不再具有金融属性。



对于普通中国家庭而言,买房不仅仅是居住问题,更是财务管理、人生规划的重要节点。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量力而行,有足够存款、没有更好投资机会的家庭,选择全款无可厚非。

年轻人、经济压力大的家庭,更应该优先考虑贷款买房,保障生活质量和风险应对能力。

但一定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柏芝:伤我最深的不是陈冠希,而是那个让我3年怀孕5次的男人

张柏芝:伤我最深的不是陈冠希,而是那个让我3年怀孕5次的男人

晓徙历史
2025-02-13 16:55:12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3 20:28:11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40:08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上观新闻
2025-11-14 21:08:08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兵器海陆空视频
2025-11-14 17:30:50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3 19:42:07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4 11:58:58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12:10:15
时隔1年重返国家队集训 爱徒曾想带伤为郭士强拼

时隔1年重返国家队集训 爱徒曾想带伤为郭士强拼

山河入画屏
2025-11-15 01:14:24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1-13 21:10:03
北京一卡通联合支付宝推“碰一下交通卡”,苹果、华为手机可用

北京一卡通联合支付宝推“碰一下交通卡”,苹果、华为手机可用

IT之家
2025-11-14 21:27:36
曾凡博被裁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报到备战世预赛 下家尚未定

曾凡博被裁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报到备战世预赛 下家尚未定

醉卧浮生
2025-11-14 22:03:55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来科点谱
2025-11-14 08:59:48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3 14:47:42
全运会羽球团体决赛:陈雨菲率队创历史,江苏男团成就六冠王霸业

全运会羽球团体决赛:陈雨菲率队创历史,江苏男团成就六冠王霸业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00:47:05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房姐
2025-11-14 10:14:32
佘智江:出身湖南黑道,创建KK园区,他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佘智江:出身湖南黑道,创建KK园区,他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阿胡
2025-11-13 10:17:34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南沙部落
2025-11-14 09:52:42
2025-11-15 03:44:49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956文章数 52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教育要闻

清华附小语文名师团队解码教师集体人格塑造之道:教育家精神是“做”出来的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