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个少年的知识仅限于教科书,那么他的阅读量其实极其有限,基本就是在一个小小的文本池里反复打转。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本质上都是在做“小文本训练”。
推特上常有人骂我是理科生、有人骂我是文科生,但不论怎么骂,我在 18 岁以前,阅读量是至今没见多少人能超过的。幸好如今有了 GPT,我今天算了一笔账。文科生能超过我的也不多。
当年真正读书的时候,这件事其实都是偷偷进行。因为我读的很多杂书是言情,甚至带点色情的读物,在别人眼里“既不上台面,又不考试”。无法换算成分数,自然谈不上骄傲。但事实是,这些阅读锻炼出的语言能力,让我后来的人生在频繁换工作、转专业、择偶、忽悠 HR、迁居、移民、社交等环节,都占尽了便宜。
而且,18 岁以前的阅读量,还只是开始。上了大学之后,碰上了网络文学兴起。又一头扎进晋江文学城和大批网文,迷过台湾小清新言情(什么典心于晴席绢),看不够《哈利·波特》就跑去读英文同人。所有人都能配对,除了费尔奇的猫没人CP。还有英文图书馆的“禁书”:《1984》《动物农场》《使女的故事》,我们宿舍一起读完的。
我是先入魔幻的门,读完《魔戒》三部曲,再进入科幻的。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有一本杂志叫科幻世界,我其实早就接触了,但是一开始不喜欢。大学以后的读物,算这个量,已经完全无法统计了。
还不包括完成所有的学科内的读物。
应试教育在画地为牢,让孩子从小就觉得,除了教科书和可以带来分数这种利益的读物,其他书都没有读的“价值”。所以高分低能,本质上对语言的感知力容易弱。
18岁以前:
�� 中文部分
金庸三部:《射雕》110万+《神雕》120万+《天龙》150万=380万
琼瑶(约60部,11–12万/本)≈ 700万
《红楼梦》正文 ≈ 73万(非100万)
《西游记》正文 ≈ 86万(较常见口径)
中文小计:380+700+73+86=≈ 1,239万(取整 ≈ 1,240万)
�� 英文 / 翻译文学部分
狄更斯全集:400–450万(版本差异较大;中位取430万)
简·奥斯汀全集:≈ 75万
《呼啸山庄》:≈ 20万
《简爱》:≈ 35万
《红与黑》:≈ 30万
《茶花女》:≈ 10万
《哈利·波特》(读完5–6部,按80万计)
《心灵鸡汤》英文15本(8–10万/本,按120万计)
外文小计(严谨下限):400+75+20+35+30+10+80+120=≈ 770万
外文小计(中位估算):≈ 800万
�� 总体
严谨下限:中文1,240万+外文770万=≈ 2,010万字
中位估算:中文1,240万+外文800万=≈ 2,040万字
本科四年中文系 ≈ 1,700–1,800 万字的教材内阅读。
简奥斯丁全集怎么才那么点字?我至少看完了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理智与情感,艾玛。
狄更斯的比较厚,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当时买的都是书店的成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