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2025年8月19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讣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护理分会会长,第 26 届、27 届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退休职工,原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陈建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5年8月17日18时38分在京病逝享年 68 岁。
陈建军同志生平
陈建军同志1957年12月2日出生于北京一个革命军人家庭,父亲是军队高级干部。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龙店乡大国村人。
陈建军同志1964至1969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八面槽小学读书。1970年军队下达1号命令将军队老干部疏散出京,陈建军遂随父母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在邢台市第三中学续读初中高中。
陈建军同志自小聪颖好学,学习成绩优异。热爱体育运动,多次获得邢台市中学生运动会跳高、跳远冠军。1972年她被选入邢台市排球队并担任排球队长及主力二传,多次代表邢台市参加全省和全国的排球比赛。
1973年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浪潮,下乡到邢台市巨鹿县后辛庄公社农村插队,下乡期间她不忘学习,尤其酷爱医学读物,滋生了从医思绪。1977年回城,安排到邢台市织袜厂当职工,当年恢复高考,她如愿考入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护士学校(现河北省医科大学)学习。
198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被分配到河北省二院心内科做护士。同年,军队落实政策,父母由邢台调回北京。
1983年10月,组织上照顾其父母身边无子女,陈建军被调回京,入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由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她深深的扎根于护理工作这片热土。在心脏内科工作时她坚持跟随查房,努力学习各项技能,成为科内骨干,得到科、院领导和同行的赞赏。1988年她调入本院儿科,担任了儿科护士长的工作。她从打牢基础护理到创新心理关怀,从带好护理团队到耐心与患儿家长沟通,她以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暖和细致,将儿科病房打造成充满爱的港湾,悉心守护着每一个初临人间的幼小生命。她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在中华护理学杂志,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等发表医学论文十数篇。作为主编主审,编写了《婴幼儿护理操作指南》、《儿科专科护理》、《实用儿科护理及技术》等著作,为护理临床规范化操作,护理队伍培训做出重要贡献。她主编的《儿科护理学习题集》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指定为护理高级职称考试用书。
90年代初,她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率先引入国内并落地实施;90年代末,当综合医院面临发展困境时,她没有退缩,对外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对内狠抓业务能力提升,与科室共渡难关,为科室保持全国学术影响力付出了至关重要的努力。
2001年她担任了儿科总护士长,期间带领儿科护理团队,始终坚持提升护理服务和质量,强调护理学科建设,以临床科研为抓手,督促大家学习英语、参与科研,浓浓的学术气氛,让护士们感受到专业的力量和职业的价值。她秉持“以专业服务临床护理”的理念,作为护理学科带头人,不仅引领团队成功助力科室,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更在其后的儿科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SARS疫情肆虐期间,她通过严格的感控举措,规范建立儿科疫情防控流程,通过科学的防护指导和心理支持,确保团队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不仅保障了儿科患者及团队的安全,更筑牢了科室感染防控的铜墙铁壁,实现了科室零感染的卓越成果。
2011年,陈建军担任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她用心梳理全院护理工作脉络,以标准化建设推动护理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型,使护理质量得到扎实提升。同时,她将心血倾注于下一代护理人才的培养,搭建成长平台,关注年轻护士的职业发展。如今,许多在她帮扶下成长起来的护士,已成为北大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与学术带头人。
陈建军同志孜孜不倦对护理事业追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她自1995年起先后受聘于国家卫生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设计、基地建设、合格标准制定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工作,为护士考试的组织实施和改革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因其工作认真细致、专业技术能力强、教学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政策水平扎实,任期内圆满履行了其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职责。2006年以后,她被委任为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组命、审题专家,连续十年参加命审题工作,对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了长足的作用。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聘请其为第一批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2013年到2023年,她连续担任第26届、27届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她把目光投向全国,带领中国儿科护理走向世界。她全力推动儿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开创性地启动了新生儿和儿科专科护士的认证工作,搭建起了系统的儿科护理专业的培训体系并亲自组织全国的儿科护理专家们编写了两部重要的儿科培训教材。她积极架起国际交流的桥梁,带着中国的儿科护理同仁们走出国门,在亚太地区的儿科护理舞台上发出了中国的声音。
2015年,她当选为亚太儿科护士会主席,成为国内护理界在国际组织担任主席的第一人,开创了历史。
这些年,她的身影活跃在病房和各大讲台,通过制度创新让护理工作更有力量,通过学术研究提升护理的专业价值。她播撒的希望火种,为全国无数儿科护士铺就了成长之路,让中国儿科护理在国际舞台赢得了尊重和赞赏。
2018年,因健康原因,她不得不选择退休,忍痛离开她多年的工作岗位。许多人把退休当作工作的终点,但陈建军却把它看作继续奉献的新起点。她在与疾病顽强斗争的同时,心系祖国统一大业,牵头创办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护理分会并担任会长,奔波于海峡两岸护理界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八年来,分会团结港澳台同道,举办了近120场学术活动,惠及8万多护理人员。从最初90多人的小团体,发展壮大为近千人会员的专业大家庭,成为连接两岸护理同仁、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陈建军主任护师一生追求进步,于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忠于党,热爱党的事业,拥护中央改革开放方针政策,讲原则讲奉献,自觉同中央保持一致,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家庭的红色基因和传统。一生坚守“精进、务实、传承”的信念。
她为人善良、朴实、坦诚,为人正派,乐于助人,用其专业知识,呵护着成千上万的儿童,把关心关爱送给每一位儿童、家长、同事和亲朋好友。
她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实事求是,淡泊名利,踏实肯干,为人行事,大气凛然。
她钟爱护理事业,坚持学习,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从一名中专生读到硕士研究生,成为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晋升到主任护师,成为我国优秀的护理学专家。从青春年华到白发渐生,她始终坚守护理一线,将满腔热爱化作半个多世纪的无悔付出,用行动诠释了精护仁心的真谛。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温暖的双手,编织起守护生命的安全网。她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连着毕生挚爱的护理事业,一头通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她为我国儿童护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建军同志患病之后,经历了几十次化疗、放疗,动了四次大的手术。她强忍化疗放疗的副作用,以超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无畏无惧的斗争精神,展示着生命顽强的自然能力,受到她的医疗团队同事们的爱戴和尊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患病期间她仍然坚持工作,与同事们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编写讲课资料,组织筹划各类学术会议。她开设了北京圣童儿童健康网络,无偿开展儿童健康科普教育,线上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受益数万家庭。
陈建军同志与护理职业一生缘,一生爱,一生追求,不言放弃,不求回报,为自己竖起了无言的丰碑,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责任,她以坦诚的爱心与微笑,诠释了一位白衣天使的使命和价值。
斯人已逝,音容长存,留给我们无限思念。
陈建军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5年8月20日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