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1-6月全球新船订单797艘,合计19,848,053 CGT(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 修正总吨,是专门用来客观衡量造船产量和造船能力的船舶吨位度量单位,反映船舶建造工作量)。
韩国企业接单数量为117艘,合计4,925,234 CGT,分别占新船订单总量的14.68%和24.81%。仅次于中国企业(402艘,合计10,185,697CGT),稳居全球第二。三大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均跻身全球前十,手持订单量均位居全球前五。得益于生产效率提高及建造量增加、选择性承接高附加值船型接单策略带来的收益性改善,上半年营业利润合计达到2.77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
![]()
韩国最大造船集团HD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KSOE),上半年新接订单81艘,合计330万CGT,全球排名第一;手持订单444艘,合计1923万CGT,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船舶集团。
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200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34亿元),营业利润18128亿韩元,其中,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突破1万亿韩元,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旗下三家造船子公司HD现代重工、HD现代三湖、HD现代尾浦均有不错的表现。
![]()
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同样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773亿韩元,营业利润3279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57.2%。
共接获新造船订单19艘,包括1艘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9艘穿梭油轮、2艘VLEC(超大型乙烷运输船)、4艘原油运输船、2艘集装箱船、1座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共计33亿美元,完成全年接单目标(98亿美元)34%。下半年公司将以FLNG、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为中心,全力承接订单。
![]()
2024年,韩华海洋实现营业收入107760亿韩元,同比增长45.5%;营业利润2379亿韩元,自2021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今年上半年延续整体向好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4372亿韩元,营业利润630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
曾经的韩国造船“亏损王”彻底翻身。公开资料显示:其前身是玉浦船厂,创立于1973年10月,坐落在巨济岛,五年后被大宇集团收购,90年代末大宇集团破产解体后,造船业务被分割出来,成立了大宇造船(DSME),并在2001年完成债务重组,此后一直处于韩国产业银行管理之下。
2022年9月,韩华集团以2万亿韩元有偿增资等形式收购大宇造船49.3%的权益,并获得经营权。次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韩华海洋”(HANHWA OCEAN),大宇这个名字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在被韩华集团收购的前一年(即2021年),公司营业亏损高达17547亿韩元,时隔五年再次出现年度业绩亏损,2022年营业亏损虽然减少8%,但仍高达16135亿韩元。
易主之后,公司在加快推进经营正常化、积极拓展新市场的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设备投资,以快速补充产能。今年4月底宣布投入约5亿美元用于扩建核心造船厂,包括新建浮动干船坞和引进大型起重机。
上半年,韩华海洋新接订单13艘,总计892,654CGT,排在全球第五位。手持订单111艘,总计798.8万CGT,排名第四。7月底,公司与大洋洲地区船东签订2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为3536亿韩元,计划在2028年1月交付。
今年以来,韩华海洋承接的VLCC订单数量达到10艘,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全球在航的1015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中,这家韩国企业建造了198艘,市占率约为19.5%,同样排名首位。
![]()
2025上半年全球手持订单量排名前30造船集团(按修正总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