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志远” 志愿服务队踏上前往 “中国板栗之乡”——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的征程,开启了一场以当地特色板栗产业为核心的深度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全面摸清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收集第一手资料。服务队在出发前已精心完成调查问卷设计、路线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为调研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图为志远服务队奔赴黄冈调研前的合照。通讯员 张晓曼 供图
调研首日,服务队首站抵达罗田县大别山农业智慧园。园区专业讲解员向队员们系统阐述了当地以板栗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围绕罗田板栗丰富的品种资源、标准化生产流程以及多渠道销售网络进行详细讲解。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当地积极借助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力量,成功打破地域限制,让深藏山区的板栗走向了全国广阔市场。
图为团队成员一同观看观园手册。通讯员 吴静 供图
离开智慧园后,服务队马不停蹄前往甫薇山庄板栗种植基地。眼前数十亩连片的板栗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队员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林间,近距离细致观察板栗果实形态与植株生长状况,并认真记录各项第一手种植数据。当地种植户介绍,罗田板栗品种丰富且各具特色:大河岸镇的毛板栗果实色泽偏黄,口感粉糯香甜;北丰的草板栗色泽偏白,口感脆嫩清爽。这两种板栗因品种差异和生长环境不同,品质各具特色。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考察板栗果实状况。通讯员 吴静 供图
调研最后一站,服务队来到三里桥村委会,与村书记就板栗产业收购、加工及销售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坦诚的交流。村书记表示,疫情过后,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板栗产业的扶持力度,但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供大于求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同时,板栗种植存在三大突出痛点:一是种植面积大但经济价值走低,采摘、去壳等环节依赖人工导致成本高;二是板栗储存期短,最佳收购期仅约十天,给收购和加工带来压力;三是农村劳动力减少,自然掉落采收比例上升,影响果实品质。不过,当地板栗产业呈现 “头部企业引领” 的良好态势,大型企业凭借稳定广泛的销售渠道支撑着产业基础。针对部分农户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村书记提出探索 “板栗采摘 + 乡村旅游” 融合模式,以提升板栗附加值并降低部分人力成本。
图为三里桥村委会书记为服务队讲解板栗销售市场。通讯员 吴静 供
此次罗田之行,“志远” 服务队通过多地点、多维度调研,全面掌握了板栗产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情况。他们既看到 “头部企业引领、市场整体向好” 的发展势头,也关注到普通农户面临的实际困境。服务队将基于此次调研素材,系统梳理产业问题、研究可行对策,为罗田板栗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助力这一特色农产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价值,让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百姓致富动能。
图为服务队在三里桥村委会前的合影。通讯员 张晓曼 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