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发改委主任郭子平做客《民心桥》透露:
深圳规划了3条跨市地铁线——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6号线支线北延直连东莞。目前,深圳地界内的部分线路已建成或获批。
![]()
实际上,这仅是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冰山一角——
深圳目前已规划的跨市线路多达20条(含13条城际线+7条地铁线),连接广州、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
![]()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查看大图
但对于广大网友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依然待解:
这些线路究竟何时动工?
深圳和周边城市还要等多久才能实现地铁互通?
![]()
深圳直达东莞3条地铁何时动工?
东莞官方回复了!
对于深圳跨市地铁何时能动工,广大网友也是望穿秋水。
以10号线东延为例,该线路自深圳平湖双拥站始发,途经东莞凤岗镇,最终抵达深圳大运黄阁坑站。
![]()
然而,由于东莞段尚未动工,目前10号线在平湖双拥站戛然而止,无法直接延伸至大运,不少市民调侃它成了“断头线”。
有网友吐槽:从龙岗中心城去平湖是坐公交摇过去的。
![]()
针对东莞段的建设进度问题,东莞相关单位回复称:
一、关于审批进度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需完成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并取得相关批复后开展立项建设目前,深圳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已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开展建设规划研究,尚未取得国家批复,后续审批及实施时间暂未能确定。
二、关于站点覆盖问题。深圳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尚在开展建设规划研究,具体线站位方案需后续结合线路功能、人口就业、土地利用等因素进一步研究确定,最终以国家、省、市有关批复为准。
三、关于建设周期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从开工到通车的建设周期一般4-6年。施工期间若根据实际需要对市政道路(或国、省、县道)围蔽或占用进行施工,届时将由建设单位编制交通疏解方案并经交通部门、交警部门等职能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尽量减小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从上述回复,我们可以得知几个关键信息:
首先是线路已经纳入线网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规定,建设规划必须以线网规划为基础,提出近期建设方案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
也就是说,只有纳入线网规划,才有机会近期实施。
其次是,东莞段目前尚未取得国家批复,导致无法确定开工时间。
这意味着,3条跨市线路已具备“近期实施”的基础条件,只待后续审批推进,基本上能确定完工时间。
通常情况下,轨道线路从规划到运营需经历一系列程序,包括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预可研(规划方案)、工可研(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10年时间。
但这只是理想化情况,因为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审批或对外公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审批后方案被打回,就需要修改,反复多次后,周期就会进一步拉长。
还有一点是,站点的位置还未确定,存在变动的可能。
如10号线东莞段最初计划在凤岗设计4个站点,但最新的东莞凤岗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里,新增了1个站点,未来线位及站点布局或仍有优化空间。
![]()
▲《东莞凤岗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
![]()
深圳官宣拟增4条跨市地铁
总数达到20条
除了前面提到的3条只需完成审批就能动工的跨市地铁线,相关文件已披露的跨市地铁交通规划多达20条。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条跨市地铁属于近期拟新增的线路。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北延、14号线东延、20号线北延、22号线北延等跨市轨道实施方案研究项目的采购公告》。根据公告.
![]()
这批线路中有3条将延伸至东莞,1条延伸至惠州。具体线路走向如下:
13号线北延至东莞南部
13号线北延至松山湖,与东莞5号线衔接。
![]()
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
14号线东延至惠州,从沙田站引出后,设站5座,分别是白云站、草洋站、开城站、惠阳站、新桥站,长度约11.1公里,均采用地下敷设。
![]()
20号线北延至东莞长安
深圳20号线北延至东莞2号线交椅湾站连接。
![]()
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
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将于东莞1号线支线衔接。
![]()
你期待这些跨市地铁吗?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